741.前线吃瘪,后方,法共崛起_红色玛利亚
书迷楼 > 红色玛利亚 > 741.前线吃瘪,后方,法共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741.前线吃瘪,后方,法共崛起

  第一次受挫并不会影响法军和德军的进攻。

  第一条阻击阵地很快便沦陷了。

  由法国名将朱安将军率领的装甲师群,已经越过了第一防线开始朝着内部推进。

  与此同时,由隆美尔率领的b集团军也同样在侧面推进,大量得到改装升级的四号坦克已经走入战场,正在苏军的反坦克炮中慢步前进。

  只不过,每推进五百米,他们都要付出很大的伤亡代价。

  反观苏军,尽管人数上占据劣势,但他们获得了后方的先进装备。

  无论是喀秋莎火箭炮亦或是t34/85,都让德法联军吃亏吃饱。

  这已经是第五天的战斗,没有任何的前戏,双方便迅速进入最高热度的战况。

  在付出大量伤亡的代价之下,法军和德军确实在推进,沃尔夫斯堡已经肉眼可见,似乎胜利触手可及。

  但是,这仅限于理论上。

  一份情报落在了魏刚的桌面上。

  他的目光紧盯着这份请报上的内容,上面赫然写着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罗科索夫斯基已经从离开了奥地利,而德国的南部战区,已经在崔可夫的进攻下沦陷了。

  这就是说,即将要实现包围的并不是德法联军,而是苏军。

  一旦南部的苏军进行突进,到那时候他们将要面临南部苏军,朱可夫的汉堡方面军还有玛利亚的沃尔夫斯方面军的三面进攻。

  那么,这场战斗还能继续打下去吗?

  魏刚犹豫了,他决定把这件事丢给后方的国防部去,由戴高乐去决定。

  当然,在这份情报丢过去之前,他还做出了两个步骤。

  第一,他率先把这件事告知给现在的德国前线总指挥博克将军。

  第二,他在这份汇报中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应该继续强攻,抢在南部的苏军到来之前,将沃尔夫斯堡给彻底占领。

  毕竟他们已经拿下了d区防线和c区防线,而b区防线一马平川,推进速度非常的快,不出一天就能打到最后的沃尔夫斯堡城门下了。

  然而,这份情报却造成了两件事的诞生。

  德军的撤军,还有法国内部的政坛动荡。

  博克知道此事之后并没有擅作主张地做出决定,他稳重地将此事汇报给龙德施泰德。

  容克们已经退无可退了。

  他们容不下德共,正如同德共容不下他们一样。

  从捷克战役开始到现在,德国的军队快要打光了,他们完全低估了苏联的作战决心,也完全高估阿道夫在总体战略上的布局。

  所以,他们要吃下‘失去一半土地’的苦果。

  可即使如此,容克们也不会就此认输,他们有着自己的高傲,有着自己的历史。

  “如果我们就此认输,那么,我们的祖先会因此而蒙羞!”一位容克如此说道,而他的话得到广大的认可。

  所以他们不会认输,不会向苏联投降。

  既然如此,那就应当保存自己所剩无几的力量。

  最后的西德,便是他们的最后利益了。

  要保存这样的力量,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存自己的军事力量。

  因为阿道夫的原因,党卫军已经完全被他们给带偏,当然西德内部的nazi党也因为长刀之夜2.0的版本下覆灭了。

  如果再打下去的话,先不说能不能打赢这强大的苏联人,即使打赢了这一次,那么第二次呢?第三次呢?

  既然如此,那不如转攻为守,彻底缩壳吧。

  尽管龙德施泰德不愿意就这样放弃,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德国压根就没有实力与苏联抗衡。

  他是军人,他只负责军事上的事情,会听从上级的安排。

  所以在上级决定退缩后,龙德施泰德纵使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服从安排。

  于是乎便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

  即将攻破b防线的德军,居然停下了进攻步伐,甚至还放弃了一些付出不少代价才拿下来的防区。

  而且不只有德国人,就连法国人也制止住了脚步,因为法国内部已经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政治动荡。

  一场,足以撼动整个国本的震动。

  那便是,法国的厌战情绪,达到了巅峰。

  “法国人,受够了战争了!”

  轰吵的政治局议会室内,一句中气十足的声音,如一滴火油落在热锅上,当即炸裂开来。

  这是现在的法国内部动荡,而引起这场动荡的,正是魏刚发回来的汇报。

  汇报中,充分写明了德国战役的艰难,还有法军的巨大伤亡。

  确实,在法国的特色资本土地改革下,城市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开始朝着城市内部不断涌入。

  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催生人口的快速增长,所以这个时空的法国人口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然而人口的增长并不代表法国人会变得好战。

  其根本原因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和德国就是西线战场上的主角,英国算是小三。

  这场战争结束后造成了两个国家的不同风格。

  法国对胜利的骄傲和对战争残酷的恐惧。

  德国对失败的愤慨和对复仇主义的追求。

  两个国家的不同态度,最终塑造出两个国家人民对战争的不同看法。

  德国人民并不是渴望战争,但他们渴望改变现状,而阿道夫给他们传达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直接把‘改变现状’和‘战争入侵’捆绑在了一起。

  与之形成相反的则是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的四分之三陆军都参加过残酷且漫长的凡尔登绞肉机战场。

  这场残酷的战争给法国士兵埋下了深深的阴影。

  因此法军变得很不积极,特别是德国战役是发生在德国本土上,而不是他们法国本土上,这就让法国人民更是拒绝参与进去。

  就跟甘末林和现在的魏刚所想的一样,伟大的法国男儿就应该是保家卫国,而不是来到别人国家那里,为他们的国家政权而死。

  再加上法国社会党与gcd的反战宣传下,厌战情绪更加高涨。

  几乎可以这么说,法国的厌战是上下一致,唯有政治与之相反。

  因为政治所要考虑的,可不仅仅是国内,还有国际。

  无论是一开始的达拉第还是现在的雷诺,他们都看明白了现在的国际局势,那就是红色势力的不断壮大。

  如果德国也染红了,到时候法国也会有危险。欧洲可以容纳一个苏联,但不能容纳两个苏联。

  所以即使要与大众唱反调,政治局依旧坚定着反苏立场,坚定着扶持一个缓冲带。

  但这样的坚持并不能持久多长时间。

  从1939年捷克战争开始再到现在的1941年,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

  这两年时间里面,法国为了援助德国的抗苏战役,用了很多的钱。

  到来最后甚至还亲自加入战争,出现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雷诺对此不得不承认,他们政治局确实是低估了苏联人的战斗力,而且也低估了德共对德国人民的影响力。

  但雷诺只是承认自己的判断失误,却从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所以在政治局交谈里面,即使是现在,雷诺也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必须打,而且要联合起英国来打击苏联。

  “英国英国,又是英国,难道我们真的要跟这坨腐肉继续着关系吗?”

  已经重新回到政坛上的贝当,直言不讳地表达出自己对英国的蔑视态度。

  他厌恶英国,反而对曾经的对手德国有着同情心。

  由于要与苏联开战,雷诺为了稳定人心才将贝当给拉了回来,让他当任副总理。

  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因为贝当的威望,军心稳定了。

  但这个决定对雷诺而言却是错误的,因为贝当厌恶英国,也厌恶现在的政治局。

  因此,在如何与英国达成合作这件事情上,贝当毫无保留地表达着自己的抗拒心理。

  他拒绝与英国达成任何合作关系,这就使得贝当必须与雷诺唱反调。

  试想一下,一位几乎成为了法国人民心中的英雄人物,此时此刻正与自己唱着反调,自己又能如何是好?

  毕竟法国总理这个职位本身就是流水职务,一年换一个已经算好了,一年换两个几乎是寻常事。

  所以当魏刚的前线情报被送回来时,政治局内部又一次发生分歧,只不过这一次的分歧更大。

  虽说政治局是确立了抗苏方针,但政治局内部并不是铁桶一样稳固。

  为了各自的利益诉求和竞选选票,政治局内的各个党派几乎都在互相争斗。

  一天一小内讧,一月一大内斗。

  这样的事情同样发生在美国和英国身上,只不过相较于英美两国,法国政坛内的混乱更加明显罢了。

  于是乎整个政治局里面便分成了三个派别。

  一个是坚定站在雷诺这一边的开战派,另外一个是站在贝当这一边的绥靖派,而第三个则比较特别。

  第三个派系是以戴高乐为首的中立派,他们不赞同继续与苏联开战,但也不赞同将德国拱手相让给苏联,属于是两面都要,两面都拒绝的特别派系。

  于是乎,在魏刚的前线电报发送回来后,三方之间的火药味就更加重了。

  贝当对英国的蔑视是毫不掩饰的,而且在场很多人都对英国没太好的印象。

  更何况他们需要选票,一旦与法国人民反着走,他们的选票可能就要丢失了。

  所以有少党派,为了自己的选票,最终选择了贝当或者戴高乐这里。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矛盾达到了顶峰,争论演变成争吵。

  最终,他们提出了要求,需要重新选一位总理。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毕竟法国政坛里面换总理就像是喝水一样正常。

  雷诺依旧据理力争,他试图挽回自己的权力,甚至想直接换掉贝当这个最大阻碍的副总理。

  奈何贝当的声望实在是太高,而且唯一能与之抗衡的戴高乐选择了沉默,雷诺将要面临被更换的命运了。

  但法国政治局还是要面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选谁来当总理。

  法国总理确实很没有面子,但如果自己的政党里面能够出现一位总理,那么对于他们的政党而言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所以当他们要开始挑选谁来当任下一位总理时,争论又一次展开。

  二十多个政党开始了明争暗斗,但最有希望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贝当。

  在贝当面前,就连戴高乐也很难与之媲美,其根本原因就是贝当的声望。

  他是目前为止还活着的传奇英雄。

  福煦和霞飞都已经死了,就连戴高乐的伯乐雷蒙也已经因病去世。

  如此一来,即使戴高乐再怎么有声望,他也依旧不是贝当的对手。

  法国人民依旧认为,只要在这位老元帅带领下,他们就能取得奇迹般的胜利。

  这是一种信仰,而这份信仰让贝当变得自傲,变得目中无人。

  很快,法国的《巴黎日报》就登刊了一侧消息。

  “昨天,他是一位拿破仑般的军人。”

  这份登刊的第二页写着。

  “今天,一位天才的外交官。”

  最后一页写道。

  “那么,明天呢?”

  这份《巴黎日报》是巴黎里面发行量最高的报纸,几乎所有的巴黎人民都能看到这份报纸上的内容。

  上面的没有明写着谁的名字,但谁都清楚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人。

  法国人民会心一笑,法国政坛也对此深以为然。

  就在魏刚的这份前线汇报发回来的第二天,巴黎政府做出了一项决议,重新改变战略方针。

  雷诺再无翻盘的可能性,他正式向议会提交退休申请,其理由是‘身体不适,需要休养’。

  这一切看起来都十分顺利。

  仿佛是,贝当一招手,整个法国都站在他这一边。

  但法国内部仍然有着贝当所无法影响的力量。

  戴高乐的势力,还有法国gcd。

  如果说戴高乐永远都是贝当所无法得到的男人,那么,法共就是贝当所忽略的最大隐患。

  就在德国战役爆发之处,法共就已经蓄势待发。

  由约瑟夫所领导的共产国际给他们进行了一次指导,那就是等待。

  “等待什么?”

  他们问道。

  约瑟夫给予了回答。

  “等待一个能掀起革命的机会。”

  这个机会法共一直在等。

  而这一刻,它,出现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