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计划经济,最适合俄国_红色玛利亚
书迷楼 > 红色玛利亚 > 70.计划经济,最适合俄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70.计划经济,最适合俄国

  相对于三公主,他反而更加怀疑二公主。

  并不是怀疑她本人,而是感觉二公主的反应十分微妙。

  至今为止,他都无法忘记二公主那奇怪的表情。

  似乎在害怕,有似乎在隐瞒着什么。

  他记得,自己试探时恰好用了血腥星期日的工人运动为例子。

  莫非,与这有关系?

  当然,或许仅仅是害怕而已。

  这场对工人运动的血腥镇压,确实会让一些涉世未深的小女孩感到害怕和不安。

  试想一下,一直为你工作的奴隶,突然间聚集在一起,并且朝着你发怒,狂吼。

  别说只是女孩子的二公主殿下,就算是沙皇陛下也会感到不安。

  要不然,也不会有杜马会议这一组织的出现。

  或许,该试探一下贵族。

  不单只有贵族,就连俄国内的一些官员也应该试探一下。

  他对俄国现在的大部分官员都很不满意。

  ‘就是一群无用的饭桶。’

  曾经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他如此骂道。

  俄国的现状确实如此,唯一让他敬佩的人,只有谢尔盖·维特。

  可是,他却出卖了国家利益,成立杜马会议。

  实在是让人失望。

  平服好心情后,斯托雷平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喜欢在这种安静且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特别是学校这种充满朝气的环境。

  工作起来充满精力。

  相对于斯托雷平的心思,玛利亚则显得更加紧张。

  刚才的冷静,仅限于表面而已。

  在教授离开之后,她才缓过气来。

  斯托雷平确实是知道了些什么,但并不明确,所以才会进行试探。

  或许,自己并不是他的第一个试探对象?

  各种心思在脑海中不断跃动。

  然后,一不留神,又被安娜苏给扑在身上,就像一条八爪鱼似的。

  “玛利亚,帮我写作业啦。”大口大口地吸着,安娜苏就像个变态痴女一样。

  果然,找个机会把她给做掉吧,一定要的。

  ————————————

  回到宿舍之后,一直被安娜苏缠身,却无论如何都挣脱不开的玛利亚,决定了一件事。

  先满足她的欲望。

  啥欲望?

  写作业。

  当然,她不会给对方直接代写。

  既然是舍友,稍微协助一下也并无不可。

  况且这篇论文涉及到学期末的评分,最关注评分的她,就必须做得完美。

  这已经不是低调不低调的问题。

  这可是关乎到自己未来的重要任务,任何一分都不能缺。

  所以,这不单是帮助安娜苏,更是帮助自己。

  “首先,《萨伊定律》有三个重要核心,在知道这三个重要核心之后,我们就能进行判断对与错。”

  宿舍内,玛利亚就像是一名老师一样,给安娜苏特别辅导。

  为了完成作业,安娜苏很认真的听讲。

  “第一,产品生产本身是可以创造自己的需求。”

  安娜苏愣了一下。

  “第二:由于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

  说到这里,玛利亚冷笑了一声。

  这一声冷笑很轻微,几乎无法被注意,但安娜苏还是注意到了。

  “第三: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安娜苏的眼眉皱得更紧。

  良久过后,整个人都倒在床上。

  “经济学好复杂啊,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我还不如直接一炮轰过去。”

  说完后,又接着补充什么‘大炮浪漫’和‘火力既是真理’这样的术语。

  可她的埋怨并没有引起玛利亚的回应。

  探出脑袋小心翼翼地看向玛利亚这边。

  只见她一脸严肃地盯着自己,样子十分可怕。

  吐了吐小舌头,安娜苏小心翼翼地端正坐姿。

  见她不再捣乱,玛利亚便继续说道。

  “首先,我们可以将《萨伊定律》给直接fou定。”

  “诶?”安娜苏不解:“为什么啊。”

  “因为这就是个错误的经济学定律。”

  安娜苏还是不懂,嘟着小嘴巴问道。

  “那么卡尔老师,这条定律错在哪里呢?”

  “错在它把商品流通和物物交换混为一谈了。”

  安娜苏似懂非懂的点着头。

  她总觉得,玛利亚就跟自己所认识的那位叫罗莎阿姨一样。

  充满了智慧光芒。

  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丽气质,绝对不是胭脂水粉能够替代得了的美丽。

  玛利亚并没有察觉到安娜苏的分神,她继续讲解着自己对《萨伊定律》的理解。

  从理论上来看,这条定律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在一边为安娜苏补课的同时,她一边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进行总结。

  讲解完之后,玛利亚又重新给自己的论文进行编写和修改。

  一旦进入状态,安娜苏便不会去打扰玛利亚。

  她知道,此时的玛利亚需要是宁静的环境。

  况且,身为学渣的自己也要为学分而做准备。

  一个晚上的时间,玛利亚写完了自己的论文。

  很长的一片,是关于经济学的论文。

  论《萨伊定律》的错误性。

  当这份论文被递交给斯托雷平时,双眼为之一亮。

  首先是《萨伊定律》的三个核心要素。

  在整个时代,要理解这三个核心要素,除非是有人亲自教导,否则就只能靠自己理解。

  没有网络也没有维基百科,一起都只能靠自己。

  斯托雷平之所以成为教授,不单是喜欢这里的环境,事实上他还有一个目的。

  搜罗一些出色的年轻人才。

  然而,在他眼中,绝大部分年轻学子都沉迷于校园内的情情爱爱。

  在理论知识上,相对较弱。

  这让斯托雷平有些失望。

  因此,斯托雷平并没有指望这个作业可以得到什么惊喜。

  没想到,惊喜来了。

  而且,这不单是惊喜,更是对斯托雷平的启发。

  在外人来看,沙皇尼古拉二世将他提拔而来,是因为他平定了叛乱,而且还出兵协助附近的城邦。

  但事实上,最大原因是因为皇太后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

  她的鼎力推荐,让他走上政治舞台。

  他的任务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解决俄国当前问题。

  俄国问题很严重,严重得无法忽视。

  尽管这些问题在面对国家力量面前,都掀不起任何风浪。

  但是,这些问题一旦继续堆积,将会极大影响俄国的发展。

  欧洲五大强国,俄国就在其中之一。

  然而,俄国却是最为薄弱的一环,无论是军事亦或是内部政事,都是如此。

  诚然,这些问题都是以前遗留下来的,就算经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终究是起不到半分作用。但身为政治家,就不应该因为这是长辈遗留而不去处理。

  所以,当他接下如此重任之后,便思考如何处理眼前的一大堆问题。

  农民、工人、市民、资本。

  而如今,他却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亮光点出现在学校里面。

  他决定要与这位年轻的公主聊聊。

  与之前的试探不同,这一次,他是想听听别人的意见。

  很快,玛利亚来了。

  摆在二人面前的是两杯清水。

  办公室里面没多少东西,就连一些文人最常见的书柜书籍都没有。

  映入眼帘的,只有几支钢笔,几本已经被翻得旧黄的书,还有几件不算崭新的衣服。

  某些时候。他是一位坚定的达尔文主义者,可是在某些时候,他却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

  多余的装饰不需要。

  只要有自己在此,这间不大的办公室就充满书气。

  玛利亚坐在在他的对面。

  这是他第一次认真审视这位公主殿下。

  被他捧在手上的,是玛利亚的论文。

  他以平静温和的语气,开门见山的问道。

  “殿下,这是您写的论文吗?”

  他的话十分平淡,却掩盖不住自己的一丝期待。

  “对,是我写的。”

  对于这种事情,玛利亚没必要隐瞒。

  尽管她的风格以低调为主,但在学校里面,她必须让自己的成绩变得高调。

  最好是高调得,如同一座山峰峰顶。

  “很好,但我可以考你一下吗?”斯托雷平如此问道。

  他相信这是眼前这位公主所写的论文。

  然而,有多少水分在里面呢?一切都不得而知。

  所以他想试试看,这位公主能有多少才华。

  翻开手上的论文,优美的俄语映入眼帘。

  斯托雷平以平静的语气,再一次问道。

  “殿下,您认为,《萨伊定律》错在哪里?”

  很广的一个问题,并没有针对性地提出那一方面出错,而是直接指向《萨伊定律》这条经济学理论。

  这让玛利亚拥有了充足的思维发散空间。

  不需要思考对方的身份,也不需要明白他的目的。

  摆在玛利亚面前,只有一个十分纯粹的任务。

  以一个极为优秀的成绩和声望,进行毕业。

  大脑快速运转,办公室内的空气逐渐粘稠凝固。

  “是思维方式的错误。”

  这个念头刚浮现脑海,玛利亚便脱口而出。

  自信的她,便接着说道。

  “《萨伊定律》将市场定义成一个理想的环境,不会产生过剩危机,更不可能产生就业不足危机,可是,事实上真的就如此理想吗?”

  引导性的反问,让斯托雷平陷入沉思。

  问题的思考,最好有一个参照物,否则很容易陷入死胡同。

  玛利亚对这道理十分清楚,所以她提出了一个参照物。

  英国。

  “虽然我是俄国人,但英国毕竟是我们的邻居,它更是工业先驱,我就以它来举例吧。”

  以英国为例子,这一点十分正常。

  每逢思考如何解决俄国当前问题,斯托雷平都会将去翻看英国的工业历史。

  因为,英国就是一个最大的工业历史博物馆。

  就连八小时工作制度,都是先从英国这边率先实行。

  这位公主以英国为例子,恰好迎合了斯托雷平的思考方式。

  他点了点头。

  或许,能再深入了解下这位公主殿下的思考方式。

  若是可以的话,他想拉拢一位皇室成员到自己阵营中,这位公主或许能成为首选。

  “好,那么在下就洗耳恭听。”

  玛利亚点着头,缓缓说道。

  “大概距离我们这个时代八十年左右吧,那个时候英国进入了一个危机。”

  一边说着,玛利亚一边翻查着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

  尽管她记得有这么一件事,但并不代表她能够将里面的细节都完全记住。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很快,她就翻到了自己的一页笔记。

  这是在冬宫上经济学时记下来的内容,只不过那个时候教自己经济学的是一位家庭老师。

  “大概相距我们这个时代八十年左右吧,英国发生了一次生产过剩危机。”

  “然而,那只是相对过剩而已,相对于谁?教授,您知道吗。”

  对于此事,斯托雷平自然是知道的。

  可正准备回答时,他却惊讶发现,自己被反客为主了?

  怎么感觉自己才是被提问的那一位。

  ‘她是一位很有个性,十分强势的公主’

  在心中,他给玛利亚烙下这么一个印象,便不再多想,直接回答道。

  “是工人。”

  “正是,不愧是教授阁下。”

  玛利亚微微一笑。

  “货品生产过多,远远超出了工人或者说那个时代的人民的支付能力,因此而出现了生产过剩。”

  斯托雷平。记得,这是英国最著名的一次经济危机,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内的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

  “那么教授,生产过剩会导致什么问题出现呢?”

  斯托雷平思考了一下,笑道。

  “很多问题,与工人,商品,资本家为循环而成的问题。”

  这一刻,斯托雷平暂时性将双方的年龄忽略掉。

  他拿出一张纸,一支笔。

  笔锋落下,墨水划过一道道轨迹。

  很快,他将一张循环图给画了出来。

  工人、商品和资本家。

  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工人拥有劳动能力。

  资本家需要生产商品,出售,然后增加自己的资本财富。

  这样,资本家需要工人的劳动力,从而生产出更多的资本财富。

  然而要获得资本财富,就得将商品出售。

  出售给谁?自然是手里有钱的人。

  于是乎,拿到工资的工人,成为了出售对象。

  这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循环图,斯托雷平将其画了出来。

  更多的细节和内容自然不会放在里面。

  要用一张纸表达出所有内容,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是普通学生,就算是学过经济学,也不一定看得懂这张循环图。

  但是,玛利亚双眸一亮,却对这张图表达认同。

  “教授,这张图已经充分表达出我的观点。”

  “按照《萨伊定律》,由于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社会的总需要始终等于总供给,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会出现生产过剩危机?”

  “所以,这个定律从根本上就是错误,当然我并不是否认让·巴蒂斯特·萨伊这位创作者,毕竟历史是有局限性的。”

  斯托雷平深以为然。

  “那么公主,按照你的看法,怎么样的经济方式才是最适合俄国呢?”

  “计划经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