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接着第一缕阳光,粉碎法西斯狗头_红色玛利亚
书迷楼 > 红色玛利亚 > 703.接着第一缕阳光,粉碎法西斯狗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703.接着第一缕阳光,粉碎法西斯狗头

  欧洲的天气环境十分特别,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欧洲的平均维度都非常的高。

  一年当中,昼夜的变化也比其他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都要大上很多。

  就以巴黎和莫斯科的昼长时间为例子。

  巴黎的夏至日,白昼时间大概有15小时,冬至日则是9小时。

  莫斯科的夏至日,白昼时间大概有19小时,冬至日则是6小时。

  这个时代的空军作战,有一个很大且很重要的环境因素,那就是天气。

  缺少夜视工具的空军,基本是要依靠白天的阳光进行目测攻击。

  原时空中,德军在莫斯科的冬至发起空袭时,其空袭之间只有六个小时,而陆军能够得到空军有效支援的时间,也同样只有六个小时。

  其时间大概是早上9点到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一过去。天色就黑了。

  天色一黑,空军规模即使再大,也很难发挥到有效作用,强行夜间轰炸,能炸到什么就看缘分了,而且如果没预判好甚至还会炸到自己人。

  至于飞机开远光灯,这简直就是靶子,好让对方的防空部队打得舒服。

  二战之后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朝战。

  为了避免美国空军的威慑,志愿军都是白天隐蔽,晚上进攻,如此一来便避免了被大规模轰炸所带来的严重损失。

  而且二战时期,德军的大部分大规模进攻行动都是夏天开始,其核心原因便是因为,夏天的天气更好,白昼更长,空军优势更大。

  凭借这样的作战理论,空军那边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给出一个合适的出击时间。

  空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诺维科夫得到这个命令后,立即组织大量人手,开始对这个战术进行计算。

  这个时间必须是凌晨开始,然后到达敌军上空时刚好是清晨的到来。

  空军那边开始计算他们的轰炸机飞行时间,华沙到德国的距离。

  最终,他们给出了一个时间。

  “凌晨4点45分出发,可以在清晨刚到来的时候,进入敌军的上空领域。”

  但是除了给出准确时间之外,空军总司令诺维科夫还给出了另外两套进攻方案。

  一个是集中他们目前的325架轰炸机,进行最优杀伤力的大规模轰炸。

  一个是将这325架轰炸机分开了一个个轰炸机群,然后分批次进行轰炸,削弱了破坏力,但拉长了轰炸时间。

  对于这两个方案,玛利亚又立即把朱可夫给拉了过来。

  这场轰炸的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即将渡河作战的部队做掩护。

  部队渡河一般都是涉水而过,或者架桥通行,但这样去做必然会遭到敌军的半渡而击。

  所以,朱可夫认为应当集中轰炸机群,将河对岸的方向全部摧毁。

  但玛利亚却不这么认为。

  “集中火力确实能摧毁不少防御阵地,但如果敌军将预备部队填充战线呢?到时候还是得面对敌军的防线。”

  “与其要进行一场硬仗,那不如持续轰炸,以多次轰炸来提供长时间的压制力,以此来掩护部队渡河。”

  说罢,玛利亚又补充道。

  “当然,既然要空军配合,渡河部队就应当配合空军时间,凌晨出发。”

  朱可夫接取命令,立即回去指挥自己的陆军部队,为渡河做好准备。

  决议已定,苏军的战术开始部署了。

  空军那边已经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时间是4点45分,现在是凌晨3点05分钟。

  时间,差不多了。

  深吸一口气,玛利亚立即向驻扎在波兰那边的空军打了一通电话。

  负责接电话的军官,正是空军总司令诺维科夫。

  “指挥官,准备好你的战机,战争开始了。”

  电话那头的诺维科夫大声回应道。

  “是!”

  在电话挂下的那一刻,空军便开始准备。

  半个小时之后,一波波的轰炸机群从波兰升空,朝着西方飞去。

  当轰炸机群从华沙升空再到柏林上空时,清晨即将到来。

  由于朱可夫的命令很早就下达到前线部队内部,所以他们已经做好了渡河准备。

  然后,在第一批轰炸机来到上空,并发出巨大轰鸣声的时候,前线部队便开始行动。

  如此巨大的轰鸣声自然会被守在河对岸的部队所察觉。

  然而,除了负责把守岗位的哨岗之外,很多军官都还在睡眠中。

  当轰鸣声将他们彻底吵醒时,他们这才反应过来,苏军发起进攻了。

  这个时候,正是第一缕清晨阳光的出现。

  凭借着阳光的散开,轰炸机精确地找到了自己该轰炸的地方。

  这些轰炸机群都有着各自的任务,而第一批轰炸机群,其轰炸目标便是防空阵地。

  虽说一支完整的轰炸机群被划分了好几个轰炸机群,导致其破坏力严重下滑,但这些轰炸机群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给予持续性的压制力。

  而且苏军的轰炸机群并不仅仅负责压制性轰炸,在这三百多架轰炸机中,特意组编了一支八十架轰炸机组成的特别编队。

  他们的作用,便是对已侦察出来的敌方机场进行轰炸。

  也就是说,这一次空军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两个。

  一个是负责轰炸机场,另外一个是实施持续性轰炸,以火力压制的方式给地面部队提供渡河掩护。

  当第一枚炸弹落到了防守在第一线的德军阵地时,便立即引起该阵地的巨大震动。

  紧接着,便是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

  德军这边反应很快,而且也做出了应对措施。

  尽管苏军的轰炸机是摸黑过来,在他们还没睡醒时进行轰炸,但事实上德军已经做好了很多防空掩体。

  一旦苏军轰炸机过来,他们就会躲进防空掩体,然后等轰炸结束后再出来。

  毕竟在大部分军官的认知中,轰炸机群就应该集中使用,对一个地区实施集中轰炸,以此来摧毁该地的所有防御工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如此。

  当时进攻布拉格,德军也是如此实施。

  以大规模的轰炸机群,对布拉格进行集中轰炸,几轮过后布拉格这座城市内的百分之九十的建筑都被摧毁。所以,在德军的认知中,苏军也会使用这样的轰炸战术。

  轰炸确实是来了,这些德军也迅速往已经挖好的防空掩体躲去。

  但出乎他们所料的是,苏军的轰炸机群一直在轰炸,轰炸时间有点太长了。

  有些德军还是想从防空掩体内爬出来,却还是被轰炸机所带来的轰鸣声给吓回去。

  与此同时,易北河对面的苏军火炮阵地,在架设好的角度下展开炮轰。

  如若是之前,这样的炮轰必然会引来英法德三国的炮轰回击。

  然而,在苏军的轰炸机群下,他们的炮击阵地已经成为了率先轰炸目标。

  尽管这个时代的轰炸命准率不高,但轰炸所带来的威慑力,确实把留守在炮兵阵地上的士兵给压制了。

  为数不多的留守德军,开始在河对岸对正在渡河的苏军进行射击。

  他们所架设的机枪阵地,确实给不少渡河苏军带来威胁,第一批负责对河的苏军很快就出现以连为单位的伤亡情况。

  但这只是部分地区而已,易北河很长,那是把三分之一的德国给划分开来的长度,是属于天然的界限。

  要想越过这条界限,不可能不付出代价。

  与苏军协同作战的还要德共hong军,在得知要收复德国的其他地区时,德共hong军表现得更加勇猛。

  特别是德共hong军内的犹太人士兵,他们几乎全员红眼。

  自从nazi控制了德国大部分城市之后,德国境内的犹太人没有一个是好过的。

  好一点的人能躲藏起来,运气差点的直接被丢入集中营,隔天处死。

  是以工业的方式去杀死这些犹太平民,以希姆莱的说辞是“这是一种高效的体现”。

  所以,逃到波森地区的犹太人,几乎都是有过九死一生的经历。

  他们无一不想回去自己一直生活的地方,对nazi充满着仇恨,所以他们加入到德共hong军,成为了他们的一份子。

  德共一直针对的犹太人,都是犹太资本家和一些不良犹太商人。

  对于这些人,德共政府是不会有任何情面可言。

  然而对于这些犹太平民,德共政府会保护他们,给他们提供生活环境。

  按照台尔曼的说法是:“我们要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人民力量,只有这样才可以赢下法西斯。”

  正因德共的宣传,大批大批的犹太平民从nazi的控制区域内,组建组团地润到了波森地区。

  一点点地,他们成为了这里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壮大了德共hong军的规模。

  然后,在这场反攻作战中,爆发出无与伦比的仇恨火焰。

  他们冲得比所有人都快,打得比所有人都狠。

  几乎是冒着敌军的火力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

  一些苏军军官希望他们配合作战,以此来避免人员伤亡,但他们还能给出建议,不可能强行要求。

  但这样的不要命冲锋确实是带来了很大效益。

  在如此冲锋之下,确实是给他们冲出了一个口子,苏军就以这个口子发起突击。

  配合着火炮与空中轰炸的压制下,有一个连队成功渡河,杀到了河对岸。

  这个连队十分专业地就地驻防,以此来稳固这个临时桥头堡。

  后方部队立即跟上,更有大量的浮桥被建立起来,以便于步兵与坦克跟进。

  由于只有这片地区得到空军支援,所以苏军的主力都是以这个地方进行渡河。

  而且,苏军的战术并不只有渡河作战,还有敌后渗透,而负责渗透的正是苏军伞兵。

  提出‘以伞兵的方式,在敌军后方进行作战和破坏行动’的战术建议,正是由玛利亚提出来。

  这个战术并不被朱可夫所看好,因为伞兵所能携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大部分士兵都只能携带轻武器,他们能造成的破坏十分有限。

  而且,这些被投落到敌后的伞兵会分得很散,而且严重缺乏后勤补给,等同于孤军奋战。

  但碍于局势紧迫,朱可夫只是不看好,但不代表会去反对。

  而且苏军的伞兵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玛利亚以‘国防委员’的身份,赋予了‘第一梯队’的重要性。

  正因为有玛利亚的强行推动,苏联伞兵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进行特训。

  直到现在,苏联空军不单可以投放伞兵,还能投放一些重武器下去,而伞兵也懂得如何快速行动和快速汇合。

  当然,除此之外,苏联空军还学会了滑翔机攻势。

  所以这次作战中,苏军所进行的空投行动里面,就采取了伞兵战术,并用了适当的滑翔机,对敌军后方进行空降。

  他们是紧跟在轰炸机后方,随着轰炸过后,便开始降落,然后对重要的交通枢纽进行控制或者摧毁。

  只不过,也有一部分伞兵十分倒霉地落到了敌军阵地上。

  这些倒霉的伞兵就地组织防御,但因为人数劣势的缘故,开始被蚕食或者俘虏。

  这一次投入的伞兵有4502人,因为第一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伞兵作战,自然会出现很多因经验不足而造成的伤亡。

  尽管出现了不少伤亡,但伞兵的出现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作用。

  而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切断了他们之间的铁路轨道。

  铁轨一切断,后勤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而且伞兵还是在路上进行伏击,他们所伏击的正是对方的货车,截获或者摧毁他们的货车物资。

  但事实上,更重要的并不是苏军的攻势,而是英法德三国的反应速度。

  德国是反应最快,因为他们就把守在易北河方向,在这些地区进行了各种防御工事筑造。

  英法两国反应最慢。

  由于丘吉尔的命令,英军分成两批,一批是把守在威廉港和基尔港,另外一批在汉诺威那边当任预备队,这使得他们的支援力量格外不足。

  法军这边就更离谱了。

  由于夏季的柏林第一缕清晨是在六点开始,苏联轰炸机是在六点正投下第一枚炸弹。

  但是,前线消息是六点半的时候才告知到最高总司令甘末林那边去。

  之所以会迟了半个小时,那是因为甘末林还在睡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