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6.我玛利亚也不是什么魔鬼,机枪路灯任你挑选_红色玛利亚
书迷楼 > 红色玛利亚 > 696.我玛利亚也不是什么魔鬼,机枪路灯任你挑选
字体:      护眼 关灯

696.我玛利亚也不是什么魔鬼,机枪路灯任你挑选

  一直以来,墨索里尼和葛兰西都是互相扶持的战友。

  他们经历过欧洲的世界大战,经历过意大利内战,经历过对黑手党的歼灭行动。

  这是一份无法摧毁的战友情。

  即使双方在对待处理事情的方式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但墨索里尼和葛兰西依旧能维持最好的战友关系。

  他们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

  墨索里尼的缺点是自大、盲目且对细节事情上的处理严重缺乏认知。

  葛兰西的缺点是不够狠心,不够果断,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犹豫。

  双方都有着各自的缺点,而他们的缺点却又是对方的擅长之处,因此这二人成为互相弥补各自缺点的存在。

  然而,这一切都结束了。

  自从葛兰西因病去世之后,墨索里尼变得越来越偏激。

  特别是在德奥合并之后,墨索里尼的敏感神经立即被触发。

  法西斯主义本来就是他提出来的,尽管他所实施的制度,更偏向于民社,但身为创立者的他,对法西斯主义十分了解。

  因为法西斯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篮筐般概念,你往里面投放什么,它就是什么。

  它可以是军国主义、可以是极端民族主义、可以是社团主义、可以是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

  所以在得知德奥合并之后,墨索里尼便产生了出兵的冲动。

  这份冲动,如若在葛兰西面前,必然会有所收敛。

  但葛兰西不在了,所以墨索里尼所进行了军事部署并没有收到任何阻挠。

  然后在墨索里尼的指挥下,意大利军队向着奥地利发起了进攻。

  这场进攻打得很激烈,意大利军团与驻扎在奥地利那边的nazi军团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意军所发挥出来的战力,甚至一度推进到距离维也纳150公里处,进入了奥地利的中心地带。

  若非德军成功攻陷布拉格,并给奥地利派遣了更多部队进行防守,意大利军队拿下维也纳也只是时间问题。

  正因为nazi德军的援军到来,意军一时间确实打不进去。

  但很快,局势就发生了变化。

  苏军发起了闪电战,直接攻下了柏林,并以镰刀的形式拐了一个圈,直接朝着捷克方向发起进攻。

  苏军的突然打击给nazi德国带来了巨大压力,阿道夫只能把放弃对奥地利的继续增援,转而集中优势兵力,打算配合还未沦陷的城市部队,反攻柏林。

  这是一个机会,而墨索里尼抓住了。

  本身就擅长大局观分析的他,立即分析出现在的nazi德国,正处于一种十分微妙尴尬的局面。

  他向身边的参谋说道。

  “如果不能趁着这个机会将nazi德国一举歼灭,英法联军必然到来,到时候我们将再无机会消灭nazi德国。”

  第二天,意大利集结了二十三个师,加大了对维也纳的强攻。

  由于奥地利南部地区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主,而意军最擅长的便是山地作战,所以在这片山脉上,意军的5军共15个师迅速以扇形的方式施展开来。

  虽说在人数上,德军这里只有五个师的兵力,但他们是防守方,而负责指挥他们的将军是最擅长防守的沃尔特·莫德尔中将。

  在意军发起总攻之前,莫德尔就已经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几个重要防区,进行大量的防御工事建设。

  分别是九个中央堡垒,其中有六个永久炮台,四个角面堡能够跟阵地前沿堑壕直接相连,几乎形成了一个没有防御死角的可怕工事。

  而且后方高地还有支援用的炮兵阵地,一旦主防线被突破,内部还有与堑壕相连接的堡垒炮台和副轮廓阵地进行围绕作战。

  就是这样的一个山脉要塞,只需要五个师的兵力就能发挥二十个师甚至更多的可怕火力。

  在如此环境之下,意军开始了第一次试探性进攻,但都被敌军的可怕火力所击退回去。

  虽说受到了挫折,但意军的士气并没有就此而衰退。

  由于地缘问题所带来的民族危机,再加上经过军事改革后的意军拥有了信仰,这使得意军的作战意愿更加顽强。

  于是乎,在第二轮进攻下,意军的第五军还真拿下了几个重要山头,尽管后续遇到德军交战时多次易手。

  但是在非攻坚战场上,意军的第一、二、四军打下了重要省会格拉茨,为攻坚阿尔卑斯山脉扫除了身后的威胁。

  可是,负责主攻阿尔卑斯山要塞的意军五个军却开始陷入了泥潭里面,他们随后又发起了多次小规模冲锋均遭失败。

  尽管意军三个军已经拿下了后方的重要城市格拉茨,但如果前线部队不能攻下阿尔卑斯山脉的几个重要防区高地。

  那么,意军就永远都拿不下奥地利。

  擅长山地战的意军,开始实施‘化整为零’的战术,将以连为作战单位,开始分散到这复杂山地的各个地方。

  当这些连队进入指定位置后,又会再一次分散,以班为作战单位,在四处各地进行战斗布置。

  由于山地地形复杂,而且这种‘化整为零’的战术确实是让意军分散到山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一个火力包围圈。

  有些时候是狙击暗枪,有些时候是巴祖卡轰炸,有些时候是山地炮问候。

  这种进攻方式确实给德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即使是擅长防守的莫德尔中将,也颇为苦恼。

  但是,只凭借这种骚扰性的战术,是很难击退德军。

  所以意军已经准备发起第三轮总攻势。

  为了配合这次总攻,意军运来了十门威力巨大的305毫米榴弹炮,并完成了混凝土炮台的修筑和部署。

  这十门305毫米榴弹炮原本是一战时期的产物,但墨索里尼对这种黑大粗十分喜爱,所以命令后勤对其进行保养。

  虽说后续还是有一些305榴弹炮无法再用在战场上,但剩余的十门依旧给意军带来了绝对的火力压制。

  于是乎,在重炮的持续几天轰炸下,德军的大部分防御工事都被摧毁。

  而且意军并不只使用了地面部队,空军力量也一同出动。

  先是第一轮的空军侦察,对的德军防线阵地的分布进行划分与了解,随后便是重炮的连续轰炸。

  甚至还对德军堑壕使用了毒气弹。

  就是在这样的巨压下,莫德尔只能向后方申请支援。

  只可惜,他所谓的大后方也自身难保。

  在德共的配合下,玛利亚和朱可夫的部队开始占得优势,对困在布拉格的德军进行了半包围。

  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也同样在一步步逼近。这是阿道夫最绝望的时刻,只要合围完成,他就不可能逃得出去。

  就在这个时候,英法来调停了。

  当朱可夫的装甲军群发起镰刀路线的闪电攻势,并以最快速度攻陷柏林时,英法两国立即意识到,他们被骗了。

  张伯伦顶着巨大舆论和政治的压力,向约瑟夫发出最后警告,如若苏军不从柏林撤退,他们将会对苏联宣战。

  对于这份警告,约瑟夫带着微笑,回以了电报,宣称‘苏军已经撤离柏林,我们只是路过,并未对柏林造成任何损伤,也绝不会驻兵于此。’

  这是实话,因为朱可夫和玛利亚的增援部队只是路过柏林,然后直接拐弯进攻占领了捷克的德军。

  而现在的柏林,已经在德共手上。

  这又是给张伯伦一个大逼兜子。

  前几次的绥靖让张伯伦的名誉遭到严重打击,但张伯伦还是坚持避免冲突。

  直到苏联开始对德国的西部城市发起进攻,英国方面才开始宣布出兵。

  然而,比英国反应更快的是法国。

  就在德共开始掌控整个勃兰登堡州,并准备配合苏军对萨克森安哈特州发起进攻时,法军已经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

  身为国防部部长的戴高乐安排了一百个师,准备直接干预苏德战争。

  更重要的是,法国打算借此机会,对德国西部城市进行接管。

  要知道,德国的重要工业区就是集中在西部。

  当英法正式出兵之时,便是宣战之日。

  但还未等英法正式宣战,约瑟夫就立即做出安排,他下达了‘放弃对萨克森安哈特州进攻’的指令。

  虽然朱可夫还想继续进攻,直至帮德共占领整一个德国,但上级命令他必须遵从。

  为了能让英法两个更加信服自己的态度,约瑟夫决定下一盘狠棋。

  在走这一步棋之前,约瑟夫向玛利亚发送了一份电报,这份电报便是他的意图。

  那便是,来一次明升暗降,让玛利亚能够直接驻扎到德共这边来。

  尽管玛利亚还不知道约瑟夫准备如何去做,但她给予了自己的信任。

  不久之后,《真理报》发出了关于玛利亚的通告,将她纳入为‘好战的激进分子’,并暂时剥除玛利亚的‘国防人民委员主席’这一职位。

  这个职位相当于法国的国防部部长和英国的陆军大臣。

  当《真理报》把这一消息公布出去,就等同于约瑟夫兑现了自己给张伯伦的承诺。

  在外人来看,这完全就是苏联内部的派系斗争。

  《真理报》的内容公布出去之后,约瑟夫便立即给英国伦敦政府发送了一份电报。

  这份电报,正是约瑟夫的妥协。

  他不想与英国和法国发起任何一场战争,在他心中,自然是和平最重要。

  之前对德的战争,都是玛利亚的一意孤行,并非约瑟夫心中所想。

  他还在电报中声称。

  ‘玛利亚的势力根深蒂固,要想击败她,必须花费很多精力与时间,所以如今的对德作战,完全是一场意外,既然玛利亚已经被撤职了,就苏联也不会继续打下去。’

  当然,约瑟夫还是提出了要求。

  ‘苏方与捷克有过协议,所以nazi德军必须撤离捷克,否则苏方会被迫继续战争。’

  他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很直白,而且《真理报》与苏联政治局的后续工作安排都公开出来后,确实坐实了玛利亚被撤职的消息。

  身为这次主攻的总司令,玛利亚需要被带回去彼得格勒接受来自约瑟夫的调查。

  总司令走了,大军也同样需要撤退。

  虽然张伯伦还是有所疑惑,毕竟被骗过一次,但他还是选择性地相信约瑟夫的话。

  原本准备出动的远征军,又一次被叫停了。

  张伯伦的做法立即引起丘吉尔的高强烈反对,他直接被气得飚出伦敦粗口。

  “你这是与虎谋皮,是何等愚蠢的做法!”

  张伯伦却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对他而言,只要能为英国争取和平,他就不会轻易介入任何一场战争。

  而且张伯伦还向阿道夫提出要求,立即从捷克撤军,否则苏军不会从捷克离开。

  这个要求,阿道夫表面上答应了。

  尽管阿道夫对于《真理报》中,有关于玛利亚被撤职的消息感到诧异,也感到了不可思议。

  但处于危急情况的德军,不得不接受现实。

  现在的他们确实吃不下捷克,消化不了这块肥土。

  不单吃不下,德国本土也同样陷入极大的危机,奥地利那边急需增援。

  但阿道夫并没打算就此放弃,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保存自己的主力。

  很快,欧洲这边就出现了三个重要消息。

  第一个是,德军从捷克那边撤军了,因为德军撤退,苏军也开始撤离。

  第二个是,柏林已经被德共拿在手上,就连勃兰登堡州也在德共的控制范围之内。

  尽管阿道夫带着自己的部队,从奥地利撤回到德国本土,但柏林的失守却让nazi德国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第三个是,玛利亚被撤去了国防人民委员一职,但同时也给了玛利亚另外一个职位,那就是前往柏林当任‘驻柏林苏联大使’。

  也就是说,玛利亚将会直接驻扎在最前线,由她来负责有关于柏林的所有事情。

  拿下柏林是他们对欧洲作战的第一阶段。

  后续的第二阶段,是整个nazi德国。

  这一刻,玛利亚化作为约瑟夫手中的一把利刃。

  既然是大使馆,自然能驻扎苏联本国的维护部队。

  这些维护部队的人数是有规定要求的,但这个要求是按照驻扎地国家的要求。

  所以,台尔曼给予了苏联很大的权限,允许苏联在此地驻扎一个团的兵力。

  一个团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再多,可能会影响到德共对柏林的控制。

  但是,这并不代表苏联只会派一个团在这里,协助德共保护柏林。

  在玛利亚上任的第一天,苏联便向德共提出‘军演’申请。

  军演的地方,正是勃兰登堡州,而掌控着这一大片地区的力量,是容克地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