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论:为什么要发展火箭?因为群星_红色玛利亚
书迷楼 > 红色玛利亚 > 623.论:为什么要发展火箭?因为群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623.论:为什么要发展火箭?因为群星

  就在美国还在蒸蒸日上期间,弗拉基米尔因为身体原因,已经做好了退休准备。

  但是在退休之前,他打算再定下另外一个重要项目,那就是第二个五年计划。

  欧美国家的经济大萧条,让大量资本企业出现货物囤积的情况。

  因为大萧条,所有人都没钱了,以至于货物卖不出去,他们唯二能做的就是节流和开源。

  可即使再怎么节流也只是短期间有用,最终他们把目光投放到苏联这片一直被封锁的土地上。

  现在的苏联,依旧是国际联盟所封锁的核心对象。

  无论是经济亦或是军事,都是最高级别的打压。

  然而在大萧条期间,资本家们为了生存,会使出一百种方法来绕开这些封锁,然后将商品出售给苏联。

  美国就是通过伏尔加分公司,与苏联进行协商,以便于出售他们的商品。

  对于这些商品,弗拉基米尔做出了明确指示。

  “我们必须挑选合适的技术和机器,无论是民用轻工业、军事重工业还是农业,我们都要慎重挑选。”

  这份指令,让留在美国那边的杜兰特和日丹诺夫认真对待了起来。

  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大的功劳,就是为苏联带来了工业基础。

  工业基础不仅仅是工业材料,还有工业能源。

  电能,就是最重要的能源。

  第一座伏尔加水电站的建成,标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

  然而,只有基础却不代表他们有技术。

  沙俄的科技技术很奇葩。

  你说沙俄没有科技水平,沙俄却出现了不少拿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而且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就是沙俄这里出来的,那可是应用科技水平的集合体。

  可是,你说沙俄的科技水平很先进,沙俄的工业技术却出了名的拉胯,就连自己军队内的武器弹药都做不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莫辛纳甘大部分都是从美国那边入购而来。

  继承了沙俄一切的苏联,自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必须加强苏联的工业建设。

  第一次五年计划里面,玛利亚所参与的项目只有一个水电站任务,而且只是一开始的翻译工作而已。

  五年计划内的大部分任务都落在了弗拉基米尔和约瑟夫的肩膀上,几乎压得他们二人喘不过气来。

  而如今,准备开启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同样如此。

  弗拉基米尔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了,落在他肩上的不仅只有工业任务,还有计划经济任务。

  因此,在弗拉基米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构想之后,便打算将此事全盘交给约瑟夫去处理。

  毕竟,他已经在有意无意地培养着约瑟夫为接班人。

  而且给自己减少点压力,他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计划经济的问题。

  这可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项目,弗拉基米尔只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计划经济的开端。

  随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担落在约瑟夫肩上后,他便开始了对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进行准备。

  “第一个五年计划,让我们获得了基础。”

  “这个基础可以让我们获得与欧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竞争可能性,但这只是可能性,而非绝对。”

  “如今的资本主义大地震,是一个契机。”

  “留给我们的时间可能也就只有四五年时间而已,而我们要在资本主义世界还没从大地震中恢复过之前,立即追赶上他们。”

  “要么我们发展起来了,要么我们被彻底打败。”

  当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第二个五年计划正式开启。

  身为总工程师的约瑟夫,立即给第二个五年计划做出了大致方向。

  那就是尖端技术与科技的发展。

  有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础底子,第二个五年计划就顺畅许多。

  首先是民用科技上的发展。

  民用科技自然是离不开收音机、汽车等设备。

  沙俄并不是没有收音机,但那是从法国那边进口得来的玩意,要想自我研发国产收音机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

  于是乎,美国那边进口的产品和技术。

  汽车方面也同样,杜兰特强烈推荐自己创立的雪佛兰,而雪佛兰也很愿意与苏联合作,于是乎,双方签下了技术交流方面的协议。

  伏尔加收音机和伏尔加汽车,就此诞生。

  然后是工业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伏尔加水力发电站的成功是卓越的,然而里面的大部分设备都是通过外购得来。

  类似于动力设备、调速器、过压保护设备、冷却系统等设备,都是从美国和德国那边进口得来。

  进口是方便,可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毕竟,买办发展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他们需要通过这些进口到来的设备,进行逆向研究。

  这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二项任务,正是对这些高端设备的逆向开发。

  而第三项任务,正是军工方面的布局。

  尽管他们在很早之前就开启了海陆空三方面的发展,但相对于英法等国家,还是略有逊色。

  所以他们要加快苏联内的军工革命。

  无论是武器装备,亦或是战术打法,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革新。

  这是最表面的三项发展项目。

  而最重要,且隐蔽性最强的,则是第四项研发项目。

  火箭开发。

  关于火箭上的开发,政治局内有很多人都表达出了异议,因为这实在是太烧钱了。

  这样的担忧,在不久前约瑟夫也同样怀有。

  由于火箭上的开发和支持都是从玛利亚这里开始,因此,在怀有担忧之后,约瑟夫率先去找的不是关于火箭的部门主管,而是玛利亚。

  见面时,他便开门见山地问出自己的担忧。

  “火箭开发,是否太烧钱了。”

  第一次五年计划确实让苏联获得了很多提升,而且默克尔有限公司和伏尔加分公司也给苏联赚了不少美元。

  如此一来,苏联反而成为了大萧条期间,最有钱的国家之一。

  但就算有钱了,也不代表可以随意乱花。

  第二个五年计划所安排下来的三项任务,没有一项是不花钱的。如果可以的话,约瑟夫恨不得把一块钱掰开两半来用。

  而现在玛利亚却提出‘应当支持火箭发展’的建议,这着实是出乎他的意料。

  因为在约瑟夫心中,玛利亚也是一位省钱的主,她可不会将钱花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

  从对外援助与外交交涉都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对此,玛利亚给出的回应只有一个。

  “为了未来。”

  “未来?”

  “正是未来,而且这个未来不仅仅能增强我们的国防能力,还能带动经济与科技技术的发展。”

  聪明如约瑟夫,很快便想到了什么。

  尽管因为有时代局限性的影响,导致约瑟夫还不能理解火箭这玩意究竟是什么,但他能理解玛利亚所说的国防力量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他下意识地拿自己熟悉的烟斗,一边咬着一边说道。

  “关于这一点,你细说一下。”

  玛利亚等的就是这句话。

  她稍作思考和整理后,便详细说道。

  “火箭的发展项目就好比我们的拖拉机发展。”

  “短期内,拖拉机的发展能带动我们的农业发展,但拖拉机的研发需求,是需要用到各项研究技术。”

  “无论是柴油缸、发动机、液压悬挂、动力输出、履带与橡胶实心轮胎等技术,都是能拖拉机上实现,并且进一步革新研发。”

  “到未来,我们的军工和民用都能在这些研究技术上面,进行摘选或者使用。”

  “例如柴油发动机和液压悬挂对坦克的重要性,又例如电机与实心轮胎对民用的作用性。”

  “同理,火箭技术也是如此。”

  “火箭计划在短期内可以在军事上给予对手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试想一下,当一枚属于我国的火箭,从彼得格勒出发,直接落在了巴黎,你说法国会不会慌?”

  约瑟夫根据自己对一战的回忆,很认真地说道。

  “慌,如果那时候的法国领导人懦弱一点,可能就直接投降了。”

  如若要说一战与二战有什么巨大区别,那就是战场上的不同。

  二战的大部分战场都殃及到普通民众,牺牲最大的苏联,是以军民合计。

  反观一战,大部分战场都集中在外面,几乎不会达到城内。

  为数不多直接打到首都的,是德国人制造的巴黎大炮。

  但巴黎大炮的战绩有些微妙。

  由于那时候的德国科学家,在制造这门‘对城宝具’时,没有计算地转偏向力,导致打过去的炮弹基本都打到了巴黎郊外,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伤。

  但是,如此之近距离的轰炸,却给巴黎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恐慌。

  因此,一旦出现威力巨大且更快速的‘对城宝具’火箭,以无法拦截且误差只有十公里左右的方式轰炸巴黎,便足以造成巴黎政府的巨大恐慌。

  当然,轰炸平民这件事是不可能去做的,所以更重要的是战略威慑和科技与经济上发展。

  而约瑟夫所考虑到的,则是利用火箭的威力、远距离飞行与精准度,对敌军的军工地区发起轰炸。

  当然那都是后话,在戏谈法国会不会投降后,玛利亚便继续细说关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正如同我刚才举拖拉机的例子一样,火箭所需要的技术,不仅多,而且科技技术含量很高。”

  “刚才所谈到的是军事层面上的作用,而火箭的研发项目,则可以促进我国成上千百个技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而且这些技术领域的发展,并不是天文学那样需要百万年后才能有成效,而是在短期内就能应用到其他军工或者民用上面。”

  对于这件事,身为未来人的玛利亚是最后话语权。

  典型例子就是尿不湿。

  例如对尿不湿的改进、对冻干食品的加工、气垫鞋、ct及核磁共振、记忆泡沫等东西,都是从航天技术转为民用的东西。

  “除去民用之外,军用科技上也能获得巨大的科技支持。”

  “约瑟夫,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头顶上多了一颗属于我们的卫星,而这颗卫星可以时刻监控地下的情况,会如何?”

  约瑟夫细想一下,下意识说道。

  “地下的一切,我们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正确的,而且不仅仅是监控敌人,还能对地理环境进行了解和侦察。”

  “还有你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时刻监控天气,可以预测天气,到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根据天气环境进行部署。”

  “但是,火箭能有这样的能力吗?我记得你对火箭的描述就是,对某地点进行打击,而不是长时间地停留在上空。”

  约瑟夫开始觉得自己的脑子要过载了,玛利亚的这些内容,他是想都没想过。

  “当然可以,火箭的主要能力其实是它的运载,只要将我们制造的卫星带到特定轨道,卫星就可以一直飞行。”

  “还有还有,火箭的运载能力绝不是这么简单。”

  似是魔怔了一样,玛利亚突然间兴奋了起来。

  “你看到月球了吗?如果我们的火箭技术能够攻克更多难关,能够更加先进,到时候我们的宇航员就能踏入太空,甚至踏入月球。”

  “紧接着,就是进入火星,在那里进行开发,建造第二个家园。”

  “不仅仅是火星,也不仅仅是化学燃料。”

  “在我们将所有科技技术都集中起来,研发出新的且几乎用之不竭的能源,到时候航行于星海之间就不再是梦想。”

  “紧接着就是对太阳系的探索,更更遥远的是对太阳系外的探索。”

  “集中所有力量,团结所有人类。”

  “彻彻底底地走出地球这个摇篮,走向群星。”

  “因为只有走出温暖舒适的海洋,鱼才能成为人。”

  “而只有踏出地球的人类,才能更加伟大。”

  说到这里,玛利亚看向头顶上的这片天空。

  宇宙的宏大壮丽,让玛利亚为之向往。

  头顶上的这片星空,才是她所认定的未来。

  …………

  一旁的约瑟夫已经大脑超载,听懵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