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你不抢舆论阵地,别人就会去抢_红色玛利亚
书迷楼 > 红色玛利亚 > 579.你不抢舆论阵地,别人就会去抢
字体:      护眼 关灯

579.你不抢舆论阵地,别人就会去抢

  “看,这是一个局。”

  就在张伯伦说出这番话时,玛利亚般侧过头,以只有二人才能听得见的声音,向台尔曼如此说道。

  “台尔曼同志,你需要熟悉一下这样的环境,以后恐怕有得你享受。”

  台尔曼深以为然地点着头,他很清楚玛利亚的想法。

  今天过来,不仅仅是为了表示苏联的中立态度,更是为了让台尔曼熟悉这种国际外交情况。

  就在二人悄悄语时,法国代表雷诺也出言说道。

  “如果的西德人民正出于水生火热当中,苏联地大物博,拥有充裕的粮食储备,而且又是无产阶级的坚实后盾,我相信玛利亚小姐能明白其中道理。”

  明白其中道理?

  脸上依旧是平淡冷漠,可内心已经泛起了冷笑。

  说白了就是想白嫖苏联的粮食。

  而且玛利亚已经看出来这英法美三方的意图。

  如果自己答应‘增’,就能大力削弱苏联的粮食,并且对外宣传道‘这是英法美三国努力协商后的成果’,所有功劳都归了他们。

  如果自己否决了‘增’,他们就提出‘减’,然后对外宣传到‘英法美三方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却还是被苏联一票否决。’

  知识分子自然会知道这里面的利害,但百姓是很难看得出来,他们只会被英法美的媒体所煽动情绪。

  说白了,无论选‘增’还是选‘减’,掌握着解释权的英法美三方,都可以占据利益,而苏联还是得吃亏。

  边上的英国小弟们已经看乐了,他们就想看苏联憋屈的样子。

  奈何,这个选择从来都不只有两项。

  脸上扬起了清淡的笑容,玛利亚重新抬起眼眸,蔚蓝色的眼睛掠过在场三人。

  最终,她的目光停落在美国代表道威斯身上。

  “三位先生,我认为你们的方案充满了漏洞,缺乏了底层逻辑与顶层设计,而且忽略最终交付的价值,在无法突破技术壁垒的情况下,无法保证事态发展的结果闭环。”

  三人先是一愣,然后眉头紧皱。

  这是啥?

  边上的小弟国家也露出莫名其妙的脸色,他们发现自己听不懂这些话语。

  一字一句之中似乎都充满了专业性,可联系在一起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当然,玛利亚的就是想让他们懵。

  “其实道理很简单,要想跳出你们这个无法形成逻辑闭环的选择题,就应该跳出形态与生态的格局。”

  看到他们还是一脸不懂的样子,玛利亚笑道。

  “说白了,就是我认为你们的方案毫无用处,无论是‘增’亦或是‘减’,都不足以改变德国现状。”

  “因为德国的核心问题,并不是粮食,而是债务。”

  黑话的作用打乱他们的思维,后面的话才开始整理话题的核心观念,最终转移矛盾,抛出主题。

  玛利亚很清楚这场外交的目的,他们不仅是为了在德国这里捞好处,更是希望打击苏联。

  如果继续纠结他们提出来的‘增’和‘减’问题,那就是走进了他们的陷阱。

  无论怎么选都是苏联吃亏,而且即使两个都不选,也会被打上‘苏联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放弃德国西面的无产阶级生存。’

  一旦被他们落了口实,苏联必然吃亏。

  只有跳出他们设下来的框架,才可以重新制定打法规则。

  看着还在思索黑话含义的三位代表,玛利亚又继续补充道。

  “德国的粮食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与内部的腐败问题。”

  “腐败问题我们是局外人,不应该过分插手,这一点想必三位也能理解吧。”

  英法美三位代表互相对视,皆在心中会心一笑。

  不插手他国内政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不干涉。

  当然,如果苏联想干涉德国的内政问题,他们肯定会谴责,并且大力度谴责,甚至会进行各种行动措施。

  奈何玛利亚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干涉德国内政。

  她的方案只有一个。

  “德国,是德国人的德国,如果德国内部出现严重的腐败问题,就应该由德国人自己去处理,去挖掘,去清洗。”

  “所以在这里,我认为台尔曼先生是最合适的人选。”

  前面的话语还让英法美三国没多大警惕,可随后的话锋转变,直接让英法美提高了警惕。

  他们这才反应过来,玛利亚将这个陌生德国人带过来,并不是让他来旁听,而是让他来搅局的。

  当然对于他们而言这是搅局,对于玛利亚而言,这是大局。

  “台尔曼先生是一位可靠的德国公民,他曾经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参与到战争当中,由此可见他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

  “而且,根据调查可知,台尔曼先生在德国东部名声极佳,有着‘清廉’之名,他所在的党派更是斩获了德国近乎百个席位。”

  “所以我推荐让台尔曼先生去处理德国内部的贪污问题,是最合适不过。”

  合适,太合适了。

  让一位gcd员去处理这些贪污官员,恐怕会直接来一个大清洗,把所有贪官都抓入监牢。

  即使是英法美三位代表也认同对方的执行能力。

  然而,认同归认同,但他们绝不可能答应。

  如若答应了,到未来德国不就染红了?

  他们可不会管德国的生死,他们只想在德国这里挖去利益。

  但他们又不可能直接拒绝,因为边上就有不少记者,他们正记录着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该说不愧是政治家族出身,张伯伦很快就恢复冷静。

  他必然不会赞同玛利亚的建议,但又不能直接拒绝。

  既然如此,那就应该发挥出英国特色,扯皮。

  “玛利亚小姐,我想我应该要摆清楚这场议会的主要问题和交谈内容,改变一下措辞,将其重点从具体的事例转移到抽象的概念上去,当然了,不管怎么样,又不至于削弱今天主题概念上的完整性。”

  “因此,在下应该简单粗挫或者大而化之的概括,比如‘好’或者‘不好’,在下应将全力服从。”

  “所以……”

  他掠过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被这长难句给说得一愣一愣的台尔曼。

  “所以,我们会在后续的情况去进行深度挖掘与格局扩展,但就目前情况,综观全局,纵览古今,并考虑到各部门平均水平,再进行分析总结,尽管也许不中听,但无论如何其带来的纽带开拓如何,也要考虑响应,量化乏力,布局细分。”末尾,张伯伦神情淡然地接味道。

  “就是这样。”

  这下子轮到台尔曼目瞪口呆了。

  他微微歪着脑袋,小声向玛利亚问道。

  “他说啥?”

  玛利亚揉着有些发胀的脑袋。

  “他说,他们会考虑的。”

  “就这?”

  “就这。”

  “但这……”台尔曼摊开双手。

  他很想吐槽,这么长的一番话,压缩起来就这?

  但他还是忍住了,只不过内心深处已经给英国政府官员烙了一个印象。

  玛利亚也对这些英国人十分无奈,虽然她也懂得长难句,但跟英国人一比较,还是略显逊色的。

  但玛利亚也没有打算在这件事情上继续纠结下去。

  让台尔曼去负责针对魏玛共和国的反贪污工作,这就像是让玛利亚去英国伦敦当任皇室成员的三观教学导师一样。

  虽然随后一件是不可能发生得了,但玛利亚不止一次想过,如果真的让自己去英国当任导师,她恐怕会给英国政府教导出各种人才。

  给带英来一个可持续性的背叛阶级革命,那是最好不过了。

  通过长难句糊弄过去之后,张伯伦便不再多说什么,毕竟是三对一,总不能自己一个人单c,其余二人在边上划水吧。

  雷诺无奈,只能对玛利亚问道。

  “既然玛利亚小姐不赞同这两个方案,那不知道苏方会有什么想法呢?”

  问题又被踢到玛利亚这边来。

  挑起耳边的碎发,玛利亚带着一丝职业性微笑说道。

  “既然德国内的贪污问题后续再谈,那就应该从德国的经济入手。”

  “前三次谈判中,你们都在讨论着如何促进德国经济发展,既然如此那就应该从你们讨论出来的方案开始。”

  说罢,那双蓝色的眼睛在三人之间来回横扫。

  “例如英国的债务转移,又例如法国的鲁尔计划。”

  最后,她把目光投放到代表着美国的道威斯身上。

  “当然还有最大债主美国这边。”

  被这双蔚蓝色眼睛给紧紧盯上,道威斯只觉得心跳加速。

  那是猎人的目光,但不知为何道威斯还挺兴奋的。

  碍于这是十分重要的国际大会,道威斯安抚好自己的心情,好奇问道。

  “我们确实是讨论了很多方案,但目前还没有结论,不知道玛利亚小姐有什么看法呢?”

  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向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询问意见,这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就连英国和法国都以一种奇怪的目光看向美国这边。

  然而,道威斯仿佛没看到英法的目光,而是直勾勾地会看着玛利亚。

  他依旧记得,在拜访罗斯福时被赠予的一句建议。

  ‘不要顺着玛利亚的思路去走,应该在她的思路基础上,重新搭建自己的思考方向。’

  道威斯记在了心里,因此他反问了玛利亚。

  “很简单,放弃所有对德国的赔款需求,开放市场,并资助德国社会发展。”

  这句话道出了美国政府一开始的想法。

  虽说在1922年的的时候,英国政府就曾经构想过放弃德国赔款的这一方案,但因为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因此被搁置在旁。

  这一次,轮到美国有想法。

  按照罗斯福的建议,德国的欠款只是短期利益,而德国市场才是真正的长期利益。

  因此,应该借此机会来博得德国信任,从而给予投资。

  但碍于法国的强硬态度,即使美国有债主话语权也很难做出决定。

  而这一次,由玛利亚这个第三方来提出,是最好的选择了。

  然而英国还是不愿意放手,张伯伦就对此反驳道。

  “《凡尔赛条约》并非不可修改,但也不应随意修改,关于这件事,我们应该从长计议,而且是内部人员。”

  说白了,就是否决掉玛利亚所提出的建议看法。

  但这场议会玛利亚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她的到来就是为了让苏联站在道德高地。

  就跟宣传阵地一样,如果你不做,别人就会去做,然后再利用道德高地影响自己国家内的人民,从而否定苏联。

  更重要的,就是让台尔曼熟悉这些繁琐的外交环境,未来的他至关重要。

  玛利亚重新归于沉默,只有在英法美三国由对苏联指手画脚时,她才会出言反驳。

  每一次反驳都是强而有力,毕竟英国和法国的龌龊是有目共睹的。

  现在的美国也不是什么好人,但至少比英法稍微要点脸。

  在英法美三国扯皮和英法美与苏联互扯的过程中,这场关乎到德国经济复苏的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周时间。

  最终,在最后的几次扯皮结束后,代表着美国的道威斯,以债主的身份开始整理计划。

  再过半周时间,道威斯便整理出一份包括了经济和政治这两方面的独立计划。

  虽说已经整理了计划,但要协约国成员还是得在上面进行讨论,然后再进行签字。

  这个以道威斯名字命名的计划,与苏联没有多少关系。

  德国的粮食问题确实与苏联挂钩,但关于债务与市场经济问题,则与苏联无关。

  玛利亚都已经准备离开波恩,回去彼得格勒。

  然而,英法美三国却刻意挽留了玛利亚,并邀请玛利亚参与最后的签名。

  从明面上来看,似乎想与苏联达成一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但玛利亚对此不以为然。

  协约国真心想与苏联达成和解?

  先不说占据着优势的苏方愿不愿意,更重要的是,协约国的和解压根就是援兵之计。

  但玛利亚还是流下来了。

  至少,她想看看这些家伙有什么目的。

  但没想到的是,在最后的这场会议结束之后,英国方面来了一位意外重量级人物。

  他是玛利亚曾经的队友,如今的对手。

  温斯顿·丘吉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