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俄国人就是逊啦,我们英美超勇的_红色玛利亚
书迷楼 > 红色玛利亚 > 383.俄国人就是逊啦,我们英美超勇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383.俄国人就是逊啦,我们英美超勇的

  整片天空都被染成了红色。

  火焰融化了脚底下的每一寸积雪。

  沉重的步伐,拖拽出一条条深刻的痕迹,每一名士兵都凝视着眼前的这片森林。

  呆在人群中的伏龙芝,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高高举起手上的信号枪。

  伴随着大后方的火炮停止轰击之后,立即朝着头顶上的天空打出一发信号弹。

  伴随着信号弹的炸响,天空亮了一片红色。

  足足一万人的hong军部队,以战斗小组的形式,朝着敌人阵地发起了冲锋。

  这一次冲锋所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负责把守这片森林的三个团,立即展开反击。

  北极熊团是一支精英部队,这一点毋庸置疑。

  伏龙芝与他们进行的第一场战斗,就因为长途跋涉,加上错误判断,最终遭到英军美军和瑞典志愿军伏击惨遭失败。

  所以面对这一次袭击,伏龙芝已经做好了漫长的准备。

  他们所带来的五门火炮,也没有丝毫犹豫地倾泄着炮弹。

  紧接着就是以战斗小组的方式发起冲锋,力求在短时间内将敌军给击退。

  只不过,英国的两个团反应也同样迅速。

  他们立即发起反击,竟然一瞬间与美军形成了默契一般的配合。

  原本就是倒三角形的分布,美军在中间,两个英军团在两侧。

  加上森林的地形复杂,可谓是易守难攻。

  北极熊团还算有战力,迅速组织起各种反击。

  在第一条堑壕遭到占领时,早就预设好角度的火炮,立即开火。

  一些hong军牺牲在敌军的火炮之下。

  与此同时,两侧英军也发起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击,他们联合美军形成掎角之势。

  这种攻势使得hong军难以靠近。

  最终,在短暂的交火和试探过后,伏龙芝为了防止伤亡过大,只能暂时后撤,准备下一轮的夜间攻势。

  后撤之后,他便立即收到来自大后方的消息。

  玛利亚率领着一个军的兵力,往这边赶来。

  “有多少人?”伏龙芝忍不住问道。

  “五万人。”

  听到这个数字之后,伏龙芝不禁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为芬兰内的战况放下心来。

  伏龙芝的军团只剩下一万多人而已。

  在英美干涉军到来之前,他也只是把守在芬兰与苏俄的边界线上。

  那时候,弗拉基米尔给了他一个任务。

  如果芬兰革命成功,伏龙芝的部队就只需要把守安全就够了。

  但是,如果芬兰革命陷入危机,伏龙芝的部队就要进行协助。

  这是从一开始就与芬兰社会党库西宁商量好的事情。

  弗拉基米尔尊重芬兰民族的独立,也承认芬兰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

  但是,如果芬兰需要他们帮忙,弗拉基米尔绝不会袖手旁观。

  既然十月革命宣言已经展开了,那么,身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苏俄,就必须负起责任。

  很显然,弗拉基米尔还是高估了芬兰社会党的实力。

  伴随着曼纳海姆的崛起与以资产阶级政府为首的斯文胡伍德建立北方芬兰政府,整个芬兰都陷入了决定国家意识形态的内战当中。

  一开始库西宁还认为,他们能够独自处理。

  但随着白军的一步步推进,库西宁所组织起来的民兵团出现了节节败退的情况。

  若非赤卫队的妇女卫队通过一次伏击,与白俄军进行了残酷血腥的白刃战,恐怕他们连港口都要丢失。

  最终,在库西宁的请求下,伏龙芝的部队开入芬兰。

  这场战斗其实是五五开局面。

  伏龙芝的一万五千人,可以对曼纳海姆所组成的防线进行缓慢性推进。

  虽说推进速度缓慢,但最重要的是稳定。

  然而,随着英国干涉军的到来,局势开始发生变化。

  英军、瑞典志愿军与白俄军的加入,尽管在人数上并没有占据多大优势,但依旧给伏龙芝带来了不少压力。

  紧接着就是美一师的加入。

  这下子,伏龙芝陷入了兵力劣势与装备劣势的恶劣状况。

  但伏龙芝并没有就此认命。

  他只是向彼得格勒发出一份‘请求支援’的申请。

  然后,一改之前的战术,以游击战为主,对英军美军和白俄军进行化整为零的游击战。

  伏龙芝的军队形成了各个极具战力的游击战斗小组。

  他们与白雪融为一体。

  由于他们的棉衣里面是白色的,所以在芬兰这里,他们会特意把棉衣翻过来穿。

  紧接着就是敌军的享受了。

  一名英军这样形容道。

  ‘如果你在雪堆中听到俄语,你的选择只剩下两个,像一位勇士那般发起必死的反击,又或者丢下你的枪像个懦夫一样跑。’

  这句话充分证明了,伏龙芝的游击战士,究竟有多厉害。

  而他的游击战术都是在察里津的时候,跟在玛利亚身边学习得来。

  只不过,单凭游击战的局部胜利,并不能影响整个芬兰战局的胜利。

  所以伏龙芝会时不时来一场局部大战,只希望可以占据一些有利地形。

  这种战斗最终在美军的高度介入后,变得越来越艰难。

  至于芬兰社会党的部队,除去英勇壮烈的妇女队之外,几乎能忽略不计。

  太弱了,弱得没有半点战力。

  把他们带在身边,甚至会拖累自己的战术部署。

  但这一次不同了。

  玛利亚元帅将会带领五万人的大部队过来支援。

  一旦到达,他们的人数将会占据绝对优势。

  而且玛利亚所率领的芬兰方面军不可能只有轻武器,必然会把重型武器也一同到来。

  要知道,伏龙芝现在炮,只有五门。

  真要打起来,火力上就已经比对面要逊色很多。

  所以听见玛利亚即将到来后,伏龙芝便立即改变现有战术。

  留在各个地方的游击队小组继续待命。

  他们的作用是破坏敌军的后勤补给或者进行隐蔽式骚扰。

  后方的预备部队迅速集结。

  他们需要跟芬兰方面军汇合。

  只要有了人数上的优势,那么这场仗就没必要打得如此畏手畏脚。

  伏龙芝停止了即将发起的第二轮攻势。

  这片无名森林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地理位置。

  只要占领了,就等同于占领了对方的西部路线关卡,并且保护自己的沿岸阵地,防止敌军通过沿岸登陆。

  只不过敌军兵力确实不少,打起来十分吃力。

  眼见战场局势要发生变化,他立即做出停战指令,只留下一个营的兵力在此监视,其他人迅速后撤到后方。

  这样的撤离让英美联军都懵了。但很快,这三个团的军官立即以hong军的撤退当做成溃败,并且在军中大力宣传他们的胜利。

  “这群俄国人就是逊,我们英勇的英军和美军,才是最勇的!”

  这番话,当即拉起了三个团的士气。

  他们都对此深信不疑,认为是自己打跑了hong军的攻势。

  对此一概不知的伏龙芝,正带着自己的部队回到首都赫尔辛基

  回来后,便立即看到芬兰方面军的三万人增援部队。

  负责率领这三万人的,正是以罗科索夫斯基为首的几名将领,他们将会成为伏龙芝的力量,听从他的安排。

  至于玛利亚的部队,她将会以后备军的方式留在维堡。

  有了如此庞大兵力的支援下,一切都显得格外安稳。

  伏龙芝立即对己方兵力做出重新分布。

  芬兰有几座重要的工业城市。

  虽然说,芬兰的工业能力实在是薄弱得很,而且里面多以木材加工为主。

  可无论如何,掌控工业城市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但是玛利亚却做出了一个指示。

  率先了解当地民情,然后再做判断。

  这句话是罗科索夫斯基亲自带给伏龙芝的,他现在已经是众多团长之一。

  伏龙芝对这句话做出了深入思考。

  当地民情?

  一开始,他只是认为,了解芬兰百姓有没有遭到白军欺负,阶级压迫等等。

  但他很快就否决掉这个猜想。

  事实上在伏龙芝来到芬兰之后,便立即了解到芬兰内部的国情问题。

  在芬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之前,这片苦寒之地就是以木材出口为主要经济来源。

  即使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芬兰的工商业也依旧落后。

  他们内部的阶级矛盾根本就没发展到俄国内部那般严重。

  只不过,伴随着一战的到来,俄国对芬兰的木材与粮食需求就越来越大。

  所以相对于地主资本的剥削,芬兰人对沙俄的高强度税收更加厌恶。

  得知这一切之后,伏龙芝就立即向彼得格勒反馈信息。

  身为彼得格勒决策高层之一的玛利亚不可能不知道这一情况。

  因此,单纯的了解当地情况,或许并非玛利亚本意。

  伏龙芝开始去思考玛利亚所要表达的意思。

  很快,一封电报从维堡那边发送过来。

  伏龙芝看完之后便恍然大悟地明白了。

  他们所需要去了解的并不仅仅是百姓的需求和当地的阶级问题。

  事实上,还有芬兰的国情。

  伏龙过来之后,就是按照他们俄国革命的方式去进行。

  占领工业城市,然后再对芬兰革命。

  然而芬兰的工业城市本来就不多,即使是有,也只是一些普通的工厂。

  他们这里缺乏重工业。

  大部分城市和村庄,都是以伐木工和农业为主。

  本来就是资源匮乏的北寒之地,其内部工业发展自然是十分缓慢。

  若非靠近彼得格勒,恐怕其内部可能连工业基础都发展不起来。

  因此,单凭占领工业城市这一战略,也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场局势。

  伏龙芝立即找到芬兰社会党主席库西宁,经过一番商讨过后,伏龙芝的战略部署立即做出改变。

  他们的战略重心将会从城市转为农村地区。

  “虽然我们要深入农村地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会放弃城市。”

  会议中,伏龙芝这样跟库西宁说道。

  “现在,我军获得了增援,人数上我们占据优势,武器装备也同样如此。”

  “这样的优势下,城市我们要抓,农村我们也要抓。”

  “两只手都不能放松,两只手都要抓紧。”

  “在城市,我们进行城市改革,力求争取底层人民。”

  “在农村,我们展开土地改革。”

  “双管齐下,开展北伐攻势!”

  伏龙芝的战略意图已经表明了出来。

  对此,库西宁没有任何意义。

  事实上就是他有其他意见也起不到任何效果。

  毕竟库西宁所组织的队伍实在是太弱了。

  按照伏龙芝的计算,如果没有他的部队提供协助和正面与敌后战场的交锋,恐怕不出三个月,这个芬兰社会党就会以失败作为结局。

  所以即使是有意见,库西宁也得憋着。

  更何况,在伏龙芝进来芬兰之前就已经表明了他们soviet的态度。

  会尊重芬兰,不会干涉他们的国家主权。

  单单这一点,对于库西宁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至少比斯文胡武德的资产阶级政府要来得自由文明。

  很快,伏龙芝开始部署对芬兰南部的政策。

  首先是城市的管理。

  这一点并没有什么难度,芬兰的大城市本来就不多。

  然后就是农村的政策。

  根据芬兰社会党的政策发布,他们将会执行社会主义纲领。

  没收反对芬兰的大资产阶级和打地主的工厂与土地,解放佃农,建立有工人农民代表参加的各级行政机构。

  这一政策发布之后,立即引起芬兰人民的巨大号召。

  原本芬兰就是一个以贫苦农民工人组成的国家。

  即使是受到了来自那时候沙皇圣彼得堡的影响,其芬兰内部发展所获取的利益,也依旧落在大部分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口袋里。

  绝大部分工人与农民,都享受不到应有的福利与利益。

  所以,即使斯文胡武德在北方组建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也依旧拉拢不了太多民众。

  但内战从来都不仅仅是百姓的战争。

  斯文胡武德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分清楚,战争最需要的是士兵,职业化的士兵。

  因此,相对于南方的社会主义政府对底层人民的照顾性政策,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政策更加倾向于上层阶级的利益。

  面对南方社会主义芬兰政府的纲领政策,北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立即做出回应。

  他们宣称,绝不会允许一个由疯子组成的政府组织,掌控芬兰的命运。

  于是乎,在各方大资产阶级的资金援助与地主阶级的粮食援助下,加上协约国与曼纳海姆组建起来的白军军事势力,其北方势力越加强大。

  除去英国干涉军之外,还有不少的瑞典志愿者加入其中。

  从原来的一两万人,逐渐演变成七万多人。

  而这七万人里面,英军并非主力,但他们带来了白军最需要的武器弹药。

  加上军官上的专业训练,白军的力量更加强大。

  若非伏龙芝突然杀出,恐怕单凭库西宁的力量,早就被吃掉了。

  至此,芬兰的阶级战争达到了空前巅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