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奥匈:德皇老哥,拉兄弟一把!_红色玛利亚
书迷楼 > 红色玛利亚 > 346.奥匈:德皇老哥,拉兄弟一把!
字体:      护眼 关灯

346.奥匈:德皇老哥,拉兄弟一把!

  德国人突然间停止了攻势,风平浪静的一天,让所有人都很不太适应。

  玛利亚特意安排斥候去侦察,最后确认了,德军确实停止了进攻。

  “他们放弃了吗?”

  邓尼金发出了疑惑。

  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连一点风都没有。

  玛利亚对此感到了一丝不安。

  她不会认为德军真的放弃了,更不可能认为是英国远征军的原因,让德军放弃进攻。

  在丘吉尔停止进攻之后,玛利亚便意识到一件事实,他们开始卖队友了。

  少了英军的压力,德国人不可能停止攻势,至少现在的他们不会。

  可是,现实就摆在眼前,风平浪静的,一切都如此的安静,连微弱的风声都能清晰可闻。

  不单只有玛利亚心生疑惑,就连其他军官也是如此。

  所有人都在猜测,是不是因为久攻不下,加上西南战线的奥军大溃败,使得德军指挥部认为,这场进攻已经毫无意义,从而放弃进攻打算?

  不少军官都如此判断。

  因为,从德军停止进攻的那一日开始,连续两天时间,都没再发起任何进攻。

  原本还高度紧张的俄军士兵开始疲惫了。

  前线阵地甚至出现了一些松懈的情况出现。

  玛利亚认为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防御危机。

  “德军不会放弃进攻,而且奥军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溃败。”

  她如此地跟自己的副官和其他将军说道。

  西南方向的奥军确实被布鲁西洛夫摁着来打。

  然而,随着奥匈参谋斯蒂芬的防御战略部署展开之后,布鲁西洛夫的推进越来越艰难。

  这样的战况,远没有达到放弃进攻的危机状况。

  所以她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德军不可能放弃进攻。

  从德军停战的第一个小时,玛利亚就一直派出侦察兵,对德军的所有阵地进行侦察。

  少有的两架飞机,几乎不停息地来回侦察。

  潮水般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传达回来。

  可是,得到的消息依旧如此。

  德军前线并没有出现任何进攻迹象。

  反倒是他们的铁路运输,正在以高负荷的方式运行着。

  至于里面运送的是什么,并不知晓。

  或许是炮弹,或许是子弹,又或许是一些大口径火炮。

  如此的安静让所有人都着急了起来,一股浓厚的不安在他们头顶上徘徊不散。

  但因为玛利亚的坚守命令,他们又不敢发起任何进攻,只能在相距千米距离互相干瞪眼。

  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平静。

  安静得让不少士兵放松了警惕戒备。

  玛利亚了解到前线士兵的情况,立即对前线士兵进行更换,以保证前线士兵的警惕戒备性。

  正因为这份高度戒备,德军确实是安稳了不少。

  毕竟他们在等待后勤物质的运送。

  在第四集团军撤离华沙之后,其内部工厂大部分都已经被摧毁,里面的武器弹药也同样被全部带走。

  一些带不走的固定火炮,会使用炸药将其炸毁。

  这样的行为,着实是给德军留下一个烂摊子。

  为了稳定华沙内部的管理统治,兴登堡特意拉拢波兰的资本家和贵族阶级。

  有了德军的支持后,他们便开始了毫无人道的严格管控。

  最能对付波兰人的,往往是他们波兰人自己。

  尽管这种做法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但至少在这段时间里面,波兰人不会给德军造成多少。

  如今,经过兴登堡对法金汉的弹劾与斥责后,德皇决定把军事重心再一次放回去东线。

  左右摇摆的性格,让德国指挥层颇为无奈。

  但这同时也属于是指挥层之间的内部斗争,而德皇只是被夹在中间而已。

  而且这番军事调动,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再一次击溃俄国。

  兴登堡所需要做的,仅仅是拯救奥匈而已。

  奥匈一旦被打得退出战场,德国就危险了。

  所以在这番言论之下,加上西线的僵局,德皇决定先给奥匈拉一把。

  等炮弹、子弹、绷带、食物等战略物资运送到前线之后。

  万事俱备。

  在鲁登道夫的一声令下,属于东线德军的秋季攻势开始了。

  一千多门火炮被运送到前线。

  凌晨时分,伴随着第一轮弹幕式炮击,撼天震地的火炮轰鸣声,顿时间响彻整片天空。

  冲天而起的火光划破了黑夜,震醒了所有前线上的俄军士兵。

  无数炮弹从天而降。

  突如其来的炮击着实是把前线的俄军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所有俄军都蜷缩在堑壕内,避免被炮弹所带来的冲击所波及。

  可是这场炮击规模是如此的巨大,德军那边还布置了150口径重炮,其可怕威力,直接摧毁被它命中的防御工事。

  有很多士兵都被冲天而起的泥土给活生生掩埋,倒霉一点的直接被炮弹爆炸命中,整个人都被炸成碎肉。

  可怕的炮鸣让士兵们都捂着耳朵,有些人更是直接被炮弹给震得晕死过去。

  如此大规模的炮击齐射,瞬间就淹没了俄军的所有前线阵地。

  而且这场炮击持续了一整天时间,几乎把阵地上的土地都掀了一遍。

  待炮击停止后,前线阵地便没有了任何活人,全都是一些残缺不齐的俄军尸体。

  德军步兵开始进攻。

  德国步兵如潮水般发起冲锋,以摧枯拉朽的方式地占领了被他们摧毁的阵线。

  在俄军还未从炮鸣中回过神的时候,德军又一次发起进攻。

  但是跟一开始的进攻步兵不同,这支德军部队宛如一把利剑,以极快的速度冲出堑壕。

  这支的德军部队正是新组建的突击队。

  他们手持步枪或者兵工铲,头带防毒面罩,腰间背着好几枚手雷。

  在毒气弹的掩护下,以最快的速度穿过这条无人地带。

  紧接着,在俄军反应过来之前,便跳入堑壕迅速给俄军带来暴风般的打击。

  突击队瞬间解决掉前方阵地的残余俄军,后续部队迅速靠近,并且在此建立了稳固的防线。

  原本在后方的大炮也开始调整角度,准备好第二轮大规模炮击。这番迅捷且可怕的攻势着实是给俄军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德军就推进了数公里的战线。

  总指挥部内,玛利亚被这一战况给惊呆了。

  晚上的炮击就已经将她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本以为是试探性炮击,却没想到这炮击持续八小时。

  前线阵地更是直接失守。

  但玛利亚很快就恢复冷静,并命令所有部队做好防守准备。

  对方用大炮,他们自然也会把大炮给推出来进行还击,而且还是要塞大炮。

  第二天,北面的德军又一次展开攻势,但因为在俄军的火炮压制下,最后无功而返。

  其他战区也是一样,开始遭到俄军反击。

  可是鲁登道夫的攻势并不会如此之快就结束。

  德军集中了不少炮弹,毫不留情地对着俄军阵地再一次发起集中性炮击。

  一周后的凌晨,火光冲天,一门门大炮再度开火。

  以平均每小时数千发的炮弹速度,在短时间内,德军就在俄军的第二道防线上给炸得粉碎。

  在德军的阵地中,一个又一个的突击兵冲了出来。

  他们高呼着“为了皇帝,为了德国”冲向了俄军阵地。

  如若是以前,他们的冲锋必然会被俄军大炮或者机枪阵地阻拦在外。

  可这一次,因为德军的大规模炮击原因,远处的俄军完全被压制在堑壕之内,无数士兵更是被泥土给直接活埋,更不用说站起来反击德军进攻。

  冒着己方大炮的轰击,风暴突击队已经冲到了俄军阵地。

  装备精良的他们,能够在极快的给俄军迎头痛击。

  可是,俄军的反击也随之而来。

  因为这场大规模进攻开启了好几个战场,俄军占据着地形优势,身后又有碉堡炮塔进行火力支援。

  所以,在德军发起总进攻时,俄军的预备队也立即加入战场,并且与敌军展开血与火的激战。

  突击队原本只是一个德军参谋总部的一个战术雏形。

  以装备精锐的部队,发起快速的突破性作战。

  但因为单兵装备需求过多,而且成为突击队的士兵必须是老兵,因此这个战术构想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但这一次,鲁登道夫为了可以迅速突破俄军的布列斯特防线,他在整理休整的时间里面,开始对这一战术构想进行实施。

  几乎武装到牙齿的暴风突击队,在这一次发挥出前所有为的战力。

  尽管已经有了不少防毒面具,但俄军的战斗依旧艰苦。

  在连续两天的时间里面,德军凭借突击兵的可怕进攻性,加上身后的大炮掩护,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占领着俄军阵地。

  最后,距离俄军总指挥部只剩下八公里。

  而这就是最后的防线阵地了。

  面对德军那可怕的突击进攻方式,玛利亚也对战略部署进行了重新调整。

  将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最后防线进行回防。

  与此同时,炮兵阵地已经准备就绪。

  在德军没占领一个阵地,早就锁定好方位的火炮就会对该阵地发起炮击。

  不少德军刚占领阵地,就被俄军给轰没了。

  这是俄军第一次达到了火炮规模的压制。

  要塞上的大口径重型火炮也展开了可怕的炮击。

  而且,当德军德军发起炮击时,俄军士兵就是进入了地下掩体。

  这个地下掩体是以防护200毫米炮击的规模进行建造。

  因为建造难度过高,所以并没有在前线进行布置,而是留在了后方阵地。

  本以为用不上,这一次却正好派上用场。

  伴随着俄军的火力增强,无数德军惨死在炮击之下。

  而且每当突击队冲入堑壕,迎接他们的,将会是从地下掩体出来的俄军反攻。

  这次,俄军士兵都带着防毒面罩,以此来保证在毒气的覆盖下,能保持高强度战斗。

  在这片被炮弹炸得稀巴烂的泥泞土地上,来自两个不同国家的陌生人群展开了殊死拼搏。

  双方战士在拼杀中付出了惨重的伤亡,突击队凭借装备的优势与优异的战斗力,硬是把俄军给压了下去。

  可是,俄军士兵并没有就此放弃。

  他们前赴后继地发起反击,有时候在一个小小的阵地,就会发生十几轮攻防转替。

  玛利亚从距离最前线战区的一公里处,布置了大量兵力,一旦前线阵地陷入了与德军的交战,他们就会立即在自己所在的阵地堑壕中进行防御准备。

  最重要的马克沁重机枪被布置在每一个火力点处,尽可能地形成交叉火力。

  一直以来,俄军士兵的进攻方式都是以人海冲锋为主,如此战术着实是被敌军的机枪火力网络给打得死伤惨重。

  但这一次,吃机枪火力的人轮到德军了。

  不少突击队在冲出第一条堑壕的那一瞬间,就会遭到马克沁的热情招待。

  无数的子弹在战场上四处横飞。

  而且距离俄军后方的数百米处,更是布置了不少迫击炮与榴弹炮,配合着阵地上的机枪,迅速在德军的冲锋带上,打出了一条无人地区。

  但很快,德军的远距离火炮也开始了支援。

  一直以来,论火力和炮弹数量,德军远在俄军之上。

  这一次也绝不例外,他们通过可怕的巨炮火力,跟俄军来一次激情互轰。

  可是,他们缺乏大口径火炮,无法对要塞造成破坏。

  原本就是以要塞组成的防御阵线,加上堑壕网络的恶心防御,硬生生阻止了德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眼见突击队的牺牲快要控制不住,德军下达了撤退指令。

  见德军撤退后,俄军迅速拿回之前丢失的前线阵地,并重新搭建防御网络。

  双方就在这片烂地中,以血与肉进行着拉锯。

  一直持续到一个月后,早已准备好的大贝莎重型攻城炮,被推到了合适位置上。

  为了使用大贝莎,德军特意给它铺设了一条专用公路,在36匹军马的拖曳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进入到指定炮点位置。

  一开始,俄军的侦察机也发现了这一情况。

  只不过侦查员认为,这只不过是德军的又一次火炮转移而已,所以并没有太在意。

  直到大贝莎的第一次炮击,俄军蚌埠住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