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高加索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_红色玛利亚
书迷楼 > 红色玛利亚 > 320.高加索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320.高加索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

  双方大军在科拉河展开了大战。…………

  在恩维尔帕夏眼中,这支来自察里津的军队只是俄军的一般精锐,如果不是兴登堡临走前的强烈要求,他也不会给予太多重视。

  但是,在第一次接触之后,他立马重视起来。

  首先是的对方的火力。

  毫无疑问,对方并没有使用太多重型火力,恐怕连山炮都没多少门。

  根据德国参谋的分析,他们所打出来的轰击规模,只能算是迫击炮。

  然而他们的迫击炮打得很准,每一次轰击都能精准命中人群,直接带走几个士兵的生命。

  紧接着就是他们的军队冲锋。

  短短的一天对峙时间里面,双方就发生过不下十次冲锋。

  奥斯曼军队的冲锋都是集团式冲锋,在炮火轰击过后,就会朝着敌军方向发起无畏冲击。

  但这些冲锋很快就被打了下来。

  还没靠近过去就会被对方的密集火力网给完全拦截。

  其火力之猛,是恩维尔帕夏所未曾见过。

  反观对方的冲锋,其部队都会分散得很快,无论是火炮亦或是子弹扫射,都难以造成有效的攻击。

  不单如此,这些俄军甚至懂得原地挖掘单兵堑壕,然后以每一个小组的形式组成相对应的火力网。

  那名德国参谋很快就发现,对方的冲锋兵里面,有个别小组是携带马克沁重机枪。

  由此可见,这支高加索方面军的装备,绝非一般俄军所能比拟。

  装备、人员和战术都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高加索方面军正一点点蚕食科拉河防线。

  科拉河原本就不是很深,那是一条一个人就能渡过的河流,所以即使是占据着河流优势,也很难阻挡高加索方面军的进攻。

  七万人的人数优势,竟然在这一刻无法打出来。

  恩维尔帕夏逐渐重视起来,他认为这是沙俄帝国秘密培养出来的精锐部队。

  如果可以在此消灭,定能够重创俄军。

  正考虑是否要撤退的德国参谋,一听到恩维尔帕夏想继续进攻,只能无奈地做出战术部署。

  正面交锋肯定是打不过这支俄军,那就从其他地方开辟战场,并且以迂回的方式,对地方侧翼进行攻击。

  这个战术想法立即得到了恩维尔帕夏的同意。

  遇事不决,迂回解决。

  他大手一挥,划出两万人军队,迂回包抄到对方侧翼。

  这支军队很忠诚地去执行任务,他们以惊人的毅力,迂回了十公里远距离。

  然后,有不少人迷路和脱队。

  在迂回过程中,他们甚至跟高加索方面军的迂回部队撞上了。

  呦,这不是老土吗,你也在迂回啊,这么巧。

  两支迂回部队碰上了面,二话不说就直接打起来。

  这份遭遇就连布琼尼也不曾想到。

  他也十分清楚,迂回到对方侧翼,给他们来一个狠狠背刺,是最能够减少伤亡的一个战术。

  但没想到的是,对方也展开了迂回行动。

  狭路相逢勇者胜,直接开打。

  虽说他们这支部队原本就是轻装上阵,连火炮都没带来,唯一算得上这支军队的核心火力就只有马克沁和迫击炮。

  而且原本的八万人,为了两线作战,也分成了两批。

  第一批由约瑟夫亲自指挥,他将会乘坐火车,到达亚美尼亚。

  第二批则是由布琼尼自己负责,他会率领部队直接南下,与亚美尼亚共和军形成钳形攻势。

  但路上遇到了奥斯曼军队,于是乎双方便打了起来。

  这是计划之外的情况,但既然遇上了就没有放过的理由。

  布琼尼的军队有五万人,在科拉河战场中,逐渐取得优势,并一步步把奥斯曼人给逼退回去。

  但很快,奥斯曼人就在后面建设纵深防线。

  这东西即使是他们红一方面军,遇到了也会十分头痛。

  对付这种防线,察里津军事部门早就展开过讨论,并且得到了如何解决的各种方案。

  最直接简单粗暴的,莫过于用大炮轰击,直接把对方的堑壕和各种防御工事给轰个稀巴烂。

  但布琼尼手上并没有大规模火炮,所以他打算使用另外一个战术。

  迂回至敌军大后方,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即使找不到后勤补给线,也能够从后方给予压力。

  没想到对方也以这样的方式给予还击。

  负责带领这支迂回部队的军官是布琼尼亲自带起来的手下。

  在战术上,继承了布琼尼的强猛刚硬,在互相都发现各自的存在之后,他便立即命令各营军官,吹响冲锋口哨,朝着敌军发起冲锋。

  冲锋速度极快,每一个小组都按照hong军战术手册进行。

  小组由五到十人组成,小组之间相距必须有二十米距离,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冲散敌军。

  红一方面军是由察里津亲自培养出来的最核心兵力。

  他们不单会接受教育,更是经历过很多场训练和军事演习。

  而且士兵之间纪律性极高,人员素质远在奥斯曼军队之上。

  加上武器装备和单兵身体素质都比奥斯曼人要高。

  如此大优势的情况下,仅仅一个冲锋就击溃了这支与他们一同迂回的奥斯曼人。

  得知迂回部队被击溃之后,恩维尔帕夏是难以置信的。

  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将部队召集回来,于是在德国参谋的建议下,他们开始将战线收缩,并且一处名叫卡尔斯的地方进行驻守。

  在这里,已经是奥斯曼的领土境内,也就是说,他们此时要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

  至于进攻亚美尼亚的军队,仍在对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进行强攻,双方隔着只有数百公里,要想互相支援并不是什么难事。

  况且卡尔斯地区有一个重要的战略因素,那就是这里有一条链接大后方的铁路。

  这条铁路将会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

  恩维尔帕夏是如此的相信,拥有后勤补给线的他,必将拿下亚美尼亚。

  而且他认为俄军从察里津下来,补给线必然会拉得很长,打到后面,他们不可能扛得住。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高加索方面军去的补给线确实很长,即使拥有水路,要大规模运送物资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直到目前为止,高加索方面军的后勤物资都不是从察里津那边获取,而是周边国家。格鲁吉亚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会支持察里津的军队,即使他们没有军事力量,但还是会提供物资支持。

  无论是粮食亦或是各种棉衣。

  亚美尼亚就更是如此。

  尽管亚美尼亚发展缓慢,但经过察里津的多次支持和协助,除了军事力量仍未得到突破之外,其内部发展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而且无论是格鲁吉亚亦或是亚美尼亚都对奥斯曼帝国有着各自的敌意。

  亚美尼亚就更不用说,他们曾经遭受过奥斯曼帝国的大规模屠杀,无数亚美尼亚人惨死在他们手上。

  其仇恨之深,绝非一时半刻所能缓解得了。

  所以在这场战争中,高加索方面军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后勤补给,加上战力上的降维打击,恩维尔帕夏逐渐抵挡不住压力,只能一点点收缩战线。

  原本打算从格鲁吉亚那边进行迂回,然后进攻亚美尼亚侧翼的战术想法已经破产了。

  恩维尔帕夏只能将希望寄托到强攻亚美尼亚的军团上。

  正准备打个电话过去,鼓舞一下士气的时候,电话那头出现了巨大的爆炸响声。

  负责接通电话的军官大声喊道。

  “我们这里遭到猛烈炮击,重复,我们这里遭受到猛烈炮击!”

  炮击?

  握着电话的手微微颤抖。

  他十分清楚亚美尼亚的军事力量,压根就不存在火炮,更不用说能够打出如此大规模的炮击。

  看着远方的滚滚浓烟,恩维尔帕夏开始回想起兴登堡的忠告。

  …………

  “不要吝啬火力!”

  指挥着炮击的约瑟夫,毫不留情地下达命令。

  负责急行军的布琼尼部队,不可能携带如此重型的大炮,因此所有大炮都被约瑟夫给带走了。

  列车的速度很快,在来到亚美尼亚之后,通过被一同带过来的货车,将大炮零件一点点运送到前线去。

  这是人类战争历史中,第一次使用货车的例子。

  而且运送过来的货车数量并不少,通过货车的运载能力,无论是人员兵力亦或是物资武器,都被运送到前线去。

  在来到这里之后,十门88炮已经分布在最合适炮击的战场区域。

  然后就是各种口径的山炮和迫击炮。

  看着这种又粗又黑的大炮,约瑟夫的男性荷尔蒙一下子被激发了。

  该败一下家子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约瑟夫让士兵将那上千发快要过期的炮弹给拿出来。

  一般的炮弹保质期在十五年带二十五年之间,其最主要的影响原因,是该工厂的工艺水准是否达标。

  然而,俄国的工艺能力原本就拉胯,这些炮弹更是1906年时留在高加索边防军的剩余物。

  这些剩余物确实可用,而且也没有多大问题,至少不会出现炸膛和哑火等现象。

  但因为工艺不是太精良的原因,根据那位驻扎在察里津内的克虏伯女代表人分析,她认为这些炮弹在1915年就会过期。

  到那时候,过期的炮弹很容易成为危险隐患,其内部结构的毁坏问题,会让炮弹增加其炸膛率。

  因此,在进行这场战争之前,约瑟夫就大规模调用留在仓库内的炮弹。

  经过详细检查和分析之后,确保这些炮弹还能够正常使用,约瑟夫才会允许将其带上。

  白用白不用,继续留着的话,迟早都要销毁,那不如就在这里全部用完。

  其他军官也表示赞同,对这个想法点了个赞。

  于是乎,在十门88炮组装完毕,加上各种口径山炮的准备就绪之后。

  约瑟夫一声令下,上千发炮弹毫不留情地轰入奥斯曼军队阵地里面。

  这炮击轰鸣从晚上十二点轰到早晨六点,足足轰了六个小时,直接把对方的阵地给轰了个稀巴烂。。

  留守在堑壕阵地内的奥斯曼士兵,非死即伤,而且前线的所有防御工事都被摧毁得一干二净,不留任何痕迹。

  能够达到如此大规模杀伤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约瑟夫将炮击时间定在了晚上。

  经过人民公社的第一集团军对地方阵地的侦查,他们给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报。

  这些情报包括但不限于敌军的军力分布,值班时间和火炮位置。

  根据这些地方,约瑟夫命令炮兵们提前调节好火炮的角度,然后等晚上十二点,在最容易分神的时候,开启集团性炮击。

  如此大规模的炮击,而且还是他们精神最松懈的时候开炮,着实是给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虽说他们有一千多发即将过期的炮弹,但火炮的每一次开炮都需要准备时间,而且开炮了一定次数后还得重新修整。

  因此,持续了一个深夜的炮击,事实上只打了一半的炮弹而已。

  清晨,第一缕阳光徐徐升起。

  负责指挥这次进攻的是军官展开战前动员演说。

  紧接着,伴随着排山倒海一般的乌拉声,高加索方面军发起了大规模冲锋。

  虽然说是冲锋,但其冲锋规模与方式都还是遵从着军部制定下来的方式。

  三三制很难,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弄一个模仿版本的三三制确实可行,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扇形进攻。

  数万人的攻势在这平原大地上,将战线拉开到数公里远。

  人民公社所提供的敌军阵地坐标算不上太准确,但是即使有着一定的误差,但在大规模轰炸下,这些误差已经被完全缩减到无。

  所以,奥斯曼的第一第二阵线,在炮击过后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足足五公里的纵深防线,在这一刻没有了声息。

  高加索方面军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两条阵地给占领了。

  稍作整顿过后,便又急需对溃败的敌军发起攻势。

  被打得心态爆炸的奥斯曼军队只能不断后撤,丝毫不敢与之交战。

  要追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这是需要消耗士兵的体力。

  所以在这个时代里面,即使面对溃败的军队,要想追击也只会用骑兵去执行。

  但他们不一样。

  一辆辆货车送战线调转而来。

  大批量士兵以排的形式,乘坐货车开始对只用双腿跑步的敌军展开追击。

  但最后,逼于地况太烂,他们只能停止追击,转而留在亚土边境,对其进行防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