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兵赖三儿_风从北方来
书迷楼 > 风从北方来 > 第16章 新兵赖三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新兵赖三儿

  第一时间更新《风自北方来》最新章节。

  赖三儿和所有的南征新兵一样,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这次南方的宋人似乎比以往都要顽强,他们好像对锦江北岸的这片失地志在必得,锲而不舍地对大玄的军队展开冲锋。赖三同所有新兵一样,在一名老兵的带领下冲杀着,淹没在这充斥着刀光剑影的战场。放眼望去,只见四周全是刀锋和剑刃,血肉纷飞,不时有士兵倒下,顷刻间就被剁成了肉泥,也不知是被敌人的刀杀死还是被自己人砍死。反正赖三儿在经历了第一次直面生死的战争后明白了,在人群中永远不能倒下,否则不论是敌是友都会挥出刀刃,把你剁碎。毕竟人人都杀红了眼,顾不得许多,见人就砍,杀死其他人活下去才是一切。

  赖三儿已经不是头一次上战场了,没有像最开始那样畏缩踟躇,虽然手臂已经有些脱力了,但他还是颤抖着手挥动着早已卷刃的刀,手起刀落,从北往南一直砍到战斗结束。等到所有的喊杀声都停止后,赖三儿同这些大玄士兵一起享受着胜利后的短暂宁静。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那他们只能跑,忙不迭地跑。

  赖三大睁着血红的双眼,木愣地立在原地,但手仍在机械地挥砍,经过战争后,杀戮已经成了他的本能。而他以前那因懒散而止步不前的修为境界也在战争中蜕变了,从武境二重的武师境界到了武境三重的武士巅峰。赖三浑身战栗着,血与泪顺着他的脸颊不自觉地流下来,他满脑子都是空洞的,就像个木偶。

  与赖三儿同样的人有很多,毕竟这次南征的队伍里新兵很多。老兵被派去抵抗更难对付的月轮国和莽原部落的铁骑。南方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弱,用这些大玄的新兵已经足够了。赖三儿所在这支军队属于南征五旗军中的火旗军,是南征的主力军队之一。这次是按上边的部署在此埋伏,一举围歼宋地这支贪功冒进的军队。战斗结束后,赖三儿的伍长,一个叫杨欢的灵境二重的老兵走到这些呆若木鸡的士兵面前,一人甩上两个大嘴巴子,把他们从魔怔的状态了扇醒。

  “一帮瘪犊子玩意儿,打赢了,还不给老子打扫战场,愣着等冷箭呢?赶紧找找有没有装死的,都补上几刀。”杨欢骂道。

  赖三儿被这两巴掌扇醒了,忙擦了擦不知什么时候流下来的泪水,提着刀去打扫战场了。赖三儿拎着刀,每见到一具尸体就补上一刀,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已经见过那么多死人了,也没了一开始那种恶心的感觉。现在在赖三儿的眼里,这些尸体与普通的猪羊没什么区别,就连刀上传来的刺入皮肉的阻滞感都早已习惯了。惯见生死使人麻木,赖三儿已经开始麻木了,这是一个新兵蜕变成老兵的必经之路。而赖三儿也终于理解了自己的父亲赖和,知道靠战功获得一个爵位的不易,也知道了他对自己的苦心。不过他已经死了不是吗?再想也只是徒增悲伤。人总会经历一次猛然地成长,尽管大多数时候你都极为不愿意。

  火旗军打了个胜仗,按照部署向南推进二十里在锦江以北二十里处的百花浦驻扎,等待其他几只主力部队的到来。

  陈望道是火旗军队主帅,也是大玄陈氏门阀这一代的领军人,这次南征,是为自己的家族积累战功,保住门阀地位。这次火旗军的有力突进,打破了春天开战以来长达两个月的僵持局面,为大玄军队创造了有力条件,肯定能记首功。

  陈望道骑着自家培殖的良驹,沉着而冷静。一边行军,他还一边在心里推演着战争的态势。大玄陈氏中,有领兵打仗的才能的人不多,更多的是些酒囊饭袋,重任在肩,由不得他不谨慎。

  陈望道一边想着,一边看了看天上太阳的位置,见太阳往西斜挂,已然快到日暮十分,便下令道:“全军加速急行军,半个时辰内赶到百花浦。”

  队伍加快了速度,赖三儿跟着伍长杨欢不紧不慢地走着,看上去不是很吃力。如果细看的话,大玄的火旗军中所有的步兵都以一种特殊的步伐节奏保持着高速行军。这是火旗军中普及的军用身法,并非武技,只是用来节省士兵体力的辅助步法。赖三儿对这种步法运用已经很娴熟,他已经能做到连续急行军一两个时辰而脸不红心不跳,气息不乱,内劲不绝。相较以前,已经强了太多了。

  赖三儿人跟着队伍走着,心思却飘到了别处,他在想一个人,那个叫鲁先生的人。来到宋地之后,他总是能想起这个鲁先生。特别是当他每杀死一个宋人的时候,那个鲁先生的脸就变得更为清晰。他看到了鲁先生脸上那温和的笑,耳畔似乎又传来了那句熟悉的话——要叫我掌柜的。赖三儿不禁打了个寒颤,想起了鲁先生最后和他说的,这个春天他还能喝到鲁先生的酒,他忙摇了摇头,抛开这个荒谬的念头。他一辈子都不再想见到这个鲁先生,尽管他们之间还有杀父之仇,尽管赖三儿也幻想过报仇。但赖三儿很害怕,他突然看懂了鲁先生脸上温和的笑,那分明是隐藏着杀机的。当时他没能看出来或许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是很可怕的。赖三儿的父亲赖和看出来了,所以他死了,被一眼瞪死了。一个能瞪死灵境二重赖和的人,强大到赖和已经生不出任何反抗的心思了。赖三不由地握了握佩刀的长柄,稍稍加快了脚步。

  百花浦本是一片长满了花的平原,但由于大玄和大宋长达百年的战争,这里的花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几座小的堡垒和一座小镇。平日里驻扎着大宋的军队,还有一些商人在此买些军需品。而现在由于大玄的军队又重新占据了主动,大宋便又重新放弃了这里,集中力量进行防守。镇子里和堡垒里早没了人,显得有些寂静。平日里军队行军演练留下的痕迹仍清晰可见,甚至在街头的路上还能清楚地看到宋军撤走时留下的凌乱的马蹄泥印儿。几座小却坚固的堡垒仍顽固地守着那个镇子,尽管这里这里早已没了人,只有死一般的沉寂。

  “叮铃铃……”镇子里的街上又响起了马铃声,打破了死一般的沉寂。街头走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人白净面庞,布衣长衫,面上含笑,另一人约莫十二三岁,瘦削身材,茶色面庞上带了几粒雀斑,却正是那鲁先生也就是周正和他的小伙计石生。

  周正环顾四周,像是在找着什么。终于,看到了一个小铺子,大敞着门,里边还有掌柜的来不及带走的家伙事儿,像是一个酒铺。周正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石生道:“石生啊,快收拾一下,咱们又得开张做生意了不是?把那带的肉啊酒啊都拿出来,账本簿子放好,笔墨伺候着,这次可是一位大主顾。”

  石生麻溜儿的收拾好一切,生起了火,猪肉烧酒,炊烟笔直的升上了暮色中的天穹,和将要到来的夜幕融在一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