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 57 章_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书迷楼 > 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 第57章 第 57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章 第 57 章

  伤还未好,王守仁便启程前往贵州龙场。

  这一路,同样走得艰险。

  1506年的贵州,远不是姜烟熟悉的那个多彩贵州。

  这个时候的贵州山林众多,说是蛮荒之地也不为过。

  龙场那个地方,更是偏僻中的偏僻。

  王家家境不错,加上王华中了状元之后官运亨通。

  王守仁是个十足的富家公子出身。

  尽管他年少时也曾独自去过居庸关,走过许多地方,可游玩的心情和贬谪是完全不同的。

  更不要说,这一路还遇到了刘瑾的追杀。

  若非途中见过父亲,知道父亲没有怪责他,甚至十分支持他的做法,王守仁可能也撑不到龙场。

  姜烟看着父子俩告别。

  一个头发花白,背脊却犹如青竹,宁折不弯。

  一个满身狼狈,双眼尽是迷茫,却还不忘双手朝着父亲作揖道别。

  之后,一个南下南京,一个前往西南龙场。

  去龙场的这一路,哪怕姜烟清楚自己不会被这里的蛇虫触碰到,依然被吓得不行。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这一路,姜烟就这么静静的跟在王守仁身后,挺着他低声吟诵,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他的动力。

  只是,姜烟也看到了王守仁一日比一日消沉。

  十几载苦读,一朝入官场,这几年来顺风顺水。

  如今却栽了一个大跟头。

  哪怕周围人都告诉他,你做的没错,你是对的。

  可王守仁还是想不通,既然是对的,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

  一路走到龙场。

  看到荒凉偏僻的龙场,王守仁背着行李,这一身哪里还有从前进士大人,富家公子的模样

  嘴唇干得起皮,眼神疲惫,脸色也很不好看。

  “龙场”

  王守仁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轻笑,随后整个人像是没力气,倒在荒草地里。

  “阳明先生”姜烟吓了一跳,赶忙上前,却见他周身虽然还是刚才那样的狼狈,可眼睛却比最初要有神多了。

  “你看”王守仁指着头顶的天。

  天空碧蓝如洗,云絮飘过,偶尔还能见到几只飞鸟掠过天际。

  姜烟坐在旁边抬头看。

  就听王守仁说“从前我所见,不过方寸天空。哪怕从前走过万水千山,可我从未认真的看过这片天地。”

  姜烟盘腿坐着,看见周围的幻境发生变化。

  荒草变成砂石,头顶的天空在一寸寸减少,缩成只有方寸大小。

  他们也从旷野中出现在幽暗的山洞里。

  洞口处,有王守仁在龙场的每一日。

  尽管被贬到龙场之初,看到这里近乎未开化的龙场环境,王守仁沮丧过,但很快又振作起来。

  他根据当地风俗教化百姓,真真切切的融入到了龙场的百姓生活中去。

  与他年少时游历不同。

  那些地方,王守仁是路过,他永远都只是那里的过客。

  龙场,他从过客变成这里的人。

  看到王守仁的何陋轩,一座简陋的小茅屋。

  入朝为官的王守仁,刚正不阿。

  贬谪至龙场的王守仁,同样刚正,只是在这之外,又多了几分韧劲。

  在何陋轩中,姜烟看到他处理了每日的工作后,还不忘看书,看到入迷的时候,连衣服上落了虫子也不在意。

  他走过周围的每一处,看着青山绿水,天空宽广。

  那颗心也好似在这一刻彻底放松下来。

  姜烟靠着大石,抱膝坐下。

  龙场对别人来说,是最困苦的地方。

  可能有些人甚至宁愿倾家荡产,也要调离这个地方。

  王守仁却在这里逍遥自在。

  为官七载,他没有忘记自己幼年曾说过的话。

  人生读书不是只为了科举。

  读书,是为了明理。

  而他,想要在明理之上,做圣贤。

  “乌云遮日,可不代表太阳不在。”

  “风吹幡动,是幡动,也是心动。”

  “纵然一叶遮目,也不代表天地不在。”

  姜烟仿佛听到王守仁的声音,猛地起身回头。

  洞窟内,王守仁盘腿坐在其中,长须轻轻飘动。

  明明洞窟还是幽暗,可姜烟却觉得这幽暗的洞窟内,王守仁仿佛成了唯一的光明。

  他睁开眼睛。

  双眼中不再有不甘,也没有迷茫,沉静得恍若深不可测的大海,容纳世间的一切。

  “年轻时候,我对着竹子枯坐。以为可以从竹子的身上看到理。如今才彻底明白,理一直都在。我看竹子的时候它在,我不看的时候也在。是我的心,让我去看了竹子。”

  “天下事不会一成不变。我想,便去做。我知,便去行。行之所致,便照所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姜烟看着王守仁,天空仿佛有一道惊雷带着闪电划破,在漆黑的夜里,光明骤现。

  眼前这一切,姜烟只觉得玄妙奥然。

  她或许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有一点姜烟可以确定。

  就算不明白,但她本身在许多事情的抉择行动的时候,就已经是他的践行者。

  在这个被四书五经教条一般框起来的世界里。

  王守仁在贵州天地中与旁人讲的那一句“知行合一”,犹如平静无波的池水中被投入了巨石。

  水花四溅,涟漪由龙场这个洞窟中泛开,一圈,又一圈

  幽暗的天空阴云滚滚,只是从云间泄下一道光,给了大明一道绚烂多姿,又格外与众不同的光。

  没有呐喊,没有欢呼。

  只有在洞窟中静坐的王守仁,他徐徐声音诉说,落入那些学子的耳中,也落入那些在同僚的心间。

  姜烟屏住呼吸,以为王守仁的“悟道”就要这么结束。

  可须臾间,山洞又化作鄱阳湖上的水战。

  他变得更为苍老,但那双眼睛也愈发平静。

  周围箭矢密布入网,火光四起,还能听见火器的剧烈声音。

  鄱阳湖上,他还是那副文官的模样,可脸上的悍勇却丝毫不低于身边的武将。

  这些年,刘瑾死了,王守仁走出贵州龙场。

  他剿盗匪,威名震慑赣鄱大地。

  他终究是做到了少年时期所想,为国效力。

  南昌宁王叛乱,王守仁设计诱敌离开,再带人直捣老巢。

  宁王上当,再回来的时候,与王守仁在鄱阳湖水战三日,最终战败。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次功成名就。

  可王守仁却在宁王府里知道了另外一个人。

  “宁王妃”王守仁在监牢里见到了被关起来的宁王。

  宁王文韬武略,底下人唯恐他会逃跑,手脚都戴上了镣铐。

  朱家子弟,纵然战败,这位宁王也从未低过他高傲的头颅。

  宁王一系与皇帝之间的恩怨,早已不是一两日。

  就算是叛乱,宁王也从不觉得自己有错。

  真要细究,也只是他技不如人,落入这读书人的手中。

  可听王守仁说起了王妃,宁王的眼神动了动。

  王守仁自然的坐在监牢外,苦笑“宁王妃的父亲曾是我的老师,我虽未见过这位师妹,却听师父提起过,她是极有才学的。”

  宁王抬眸,看着赢了自己的王守仁,冷嘲道“你到底想说什么攀关系攀到本王的头上来了你这脑子也不警醒嘛若有这样的关系,你以为你那位皇帝会心里舒服”

  “王妃投江了。”王守仁静静道。

  姜烟就站在旁边,看着原本还满脸桀骜的宁王收起所有表情,目光动了动,最后竟然匍匐在地上痛哭起来。

  “我该听她的。也不至送了她的命。我该听她的”

  方才还不可一世的男人,在得知妻子死讯后,仿佛所有铠甲都骤然破碎。

  潮湿阴暗的监牢里,只剩下一个心碎哭泣的男人。

  他没了自己的宏图霸业,没了王爷的身份。

  也没有了妻子。

  姜烟倒是听说过这位宁王妃。

  宁王妃是娄谅的女儿,饱读诗书,还习得一手好字。

  宁王叛乱之前,王妃还曾写诗劝过他。

  只是宁王不听。

  失败后,宁王妃跳入赣江自尽。

  传说,宁王妃的尸体不仅没有顺水而下。相反,还逆流而上回到南昌地段。

  王守仁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再想到他这些年遇到的那些匪徒。

  无言起身,走出监牢。

  看着外面灼热的阳光,对跟过来的姜烟说“看啊,谁的心里其实都有这样的一轮明日。”

  鱼肉百姓,企图造反的宁王。

  为非作歹,祸害乡里的土匪。

  他们心里都有一轮明日。

  这轮明日,是良知。

  “先生,您做到圣人了吗”姜烟看着阳光下的王守仁,明明他们只是一个在长廊外,一个在长廊内,却仿佛已经身处两个世界。

  幼年的王守仁就说过,他要做圣贤。

  如今,是圣贤了吗

  王守仁摇摇头,又点点头,双手伸出,仿佛感受着阳光。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之后,人人皆可成圣贤。”

  王守仁看着姜烟,朝她遥遥一拜“我亦行在路中。”

  姜烟连忙回礼,再抬头的时候,王守仁已经不在。

  黑暗中,她看到无数人。

  他们有的人读了先生的著作,有人没有读。他们在这个世上忙忙碌碌,为一日三餐,为心中理想。

  他们做的说的,好像没提王阳明先生,又事事句句在提。

  姜烟朝着混沌的虚空再次一拜。

  这一拜,拜的是被丰富的中国人精神家园,拜得是在这片土地运行千年,依然充满活力的中国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