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次辅愁白发_红楼之薛霸王
书迷楼 > 红楼之薛霸王 > 第66章 次辅愁白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6章 次辅愁白发

  贾政也跟着点头道,“文龙,你姨母说的也有道理,你这些时日,两边府中住着,不也蛮好,就让你母亲和妹妹先在府中住着,要真是要搬,也等到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之后,再搬也不迟。”

  薛蟠迟疑道,“这个......”

  薛母也开口说道,“既然你姨丈、姨母留我们,那我和你妹妹就在府上再借住一阵子,我们这些时日在这边也住习惯了,搬过去的事情,容后再议吧。”

  贾政、王夫人都开口留人,薛母也不愿意搬,薛蟠作为小辈儿,只能听命。

  王夫人抢在贾政开口之前挽留薛母、薛宝钗,虽然像她说的那样,有顾念亲情的因素,但也有别的考虑。

  王夫人也没想到,原本已经破落的薛家,进京短短两个多月,竟然咸鱼大翻身,不仅传闻中不争气的薛蟠,摇身一变,成了有为少年,捐官谋缺,做了不少大事;现在连薛母,也获封诰命,在官面身份上,已经和她并驾齐驱了。

  薛母是王夫人一母同胞的亲妹妹,薛蟠是她的亲外甥,血脉亲情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说,之前王夫人拉拢薛家,想要促成薛宝钗和贾宝玉的“金玉良缘”,更多的是看重薛家的财势,想要借薛家的钱财,帮王子腾在官场上更进一步。

  那么现在,已经起势的薛家,被王夫人看重的地方,就更多了。

  一是薛蟠,如今已经是正六品实缺,有贾家、王家的关护、扶持,未来的前途一定不会只限于此。

  在此之前,王夫人的目光一直放在以王子腾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第三代身上,现在从薛蟠这里,突然发现,“四大家族”的第四代,也已经成长起来了。

  王夫人掏空荣国府,帮衬娘家,根本目的,还是想让王子腾这个舅舅,将来能够看护、帮衬贾宝玉。

  而相比起已经年近半百,将知天命的王子腾,只比贾宝玉大了四五岁的薛蟠,能帮衬贾宝玉的时间,显然更长一些。

  贾宝玉现在虽然被薛母、王夫人宠溺娇惯,不求他读书科举,但是将来,荣国府的家业,终还是要交到他手上的。

  知子莫若母,王夫人要说对贾宝玉的脾气秉性一点儿也不了解,肯定是假话。

  以贾宝玉现如今呈现出来的气度,可没有一点儿支撑家业,重现家族荣光的迹象。

  未来多半还是向贾赦、贾珍那样,在府里做一个富贵闲人。

  这样的闲人,想要永保富贵,才更需要有人关护、帮衬。

  现在,薛蟠成了王夫人眼中,未来能够帮衬贾宝玉的不二人选。

  于是,王夫人对薛宝钗和贾宝玉的“金玉良缘”,愈发热切了。

  薛宝钗若是能与贾宝玉结合联姻,那么薛蟠就不仅仅是贾宝玉的表兄,更是他的大舅哥,薛宝钗将来的孩子,就是薛蟠的亲外甥,与王子腾和贾宝玉一样。

  薛蟠到时候就算不看贾宝玉的面子,看在薛宝钗和亲外甥的面子,也会多多维护荣国府的。

  于是,为了拉近荣国府和薛家的关系,让薛宝钗和贾宝玉的“金玉良缘”,变得更有可能,王夫人才主动在贾政开口之前,出言挽留薛母和薛宝钗。

  对王夫人的算计,薛蟠略一思索,便了然了,心中冷笑了一下。

  任你算计再精,薛蟠只需要在官场步步稳走高升,未来的事情,总有自己能做主的一天。

  荣国府一日欢腾,第二天,王子腾夫人,也就是薛蟠、薛宝钗的舅母,得到薛母获封诰命的消息,也带着王仁,和自己的几个儿女,来荣国府道贺。

  在此之前,王子腾夫人,并不是多待见薛家这么落魄亲戚,本来,薛家进京,就算自家宅院没有收拾出来,也应该借住到王子腾家,王子腾虽然离京巡边,但是王子腾夫人至少也要说过邀请的话。

  但是,贾政、贾母挽留薛家,让他们住到荣国府梨香院之后,王子腾夫人那里没有任何表示。

  甚至之后,也没有让王家的小辈儿,与薛蟠、薛宝钗这对表兄妹多亲近。

  只有已经成年,在王家代为管家的王仁,与薛蟠有过两次往来,还都是薛蟠主动邀约的。

  王熙凤从薛蟠这里讨来蜂窝煤、玻璃窗这两项日进斗金的生意,分润了大部分利益给王家,王家也没说向薛蟠这个始作俑者道声谢,把这一切都视作应该。

  薛家商号能够在京中立足,确实少不了王家的背书,但是现在的薛家,有了薛蟠这样能撑起家业的当家人,并不是王家的附庸,和王家应该算是合作关系。

  王家只不过付出了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影响力,换来的却是真金白银,谁占便宜谁吃亏,还真不好分辨。

  只能算作各取所需。

  但是,薛家的靠山,又不止王家一个,荣国府这边也出了大力,却并没有像王家那样,试图从薛家这里捞取好处。

  所以,至少,王家对薛家的态度,应该更好一些。

  这次王子腾夫人主动登门来道贺,也算是王家对薛蟠态度转变的一个开始。

  现在的薛家,已经是真正的官宦之家,才刚满十五岁的薛蟠,就已经是正六品官身,虽然任职的崇文门税关衙门、煤务提举司,都只是杂务衙门,但正是因为能做实事,才更得看重。

  顺天府尹邓浩然在朔日大朝会上主动为薛蟠请功,也是看好他的前程的一种表现。

  接下来几日,又陆续有薛家在京城的故交老亲,来梨香院向薛母贺喜,薛家借用荣国府的地盘,连续摆了几日宴席,好好地风光了一把。

  就在薛家喜气洋洋的时候,户部衙门大堂中端坐的内阁次辅、户部尚书石淼文,却面带疲倦,翻开着书桉上的书折。

  书折的内容,不用看,他就能猜到——指定是要户部调拨银子的。

  作为天下赋税的主管部门,户部每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夏秋两季赋税如数收上来。

  接下来就是最让户部尚书头疼的工作——再把收上来的赋税花出去。

  钱谁都会花,但是国家赋税的花费,却是一盘大棋,需要仔细筹谋。

  尤其是现在刘汉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每年各项财政支出总和,要多于收取的赋税,国库每年都会落下亏空。

  怎么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刘汉帝国这艘处处漏水的巨舰的修补匠,是一个相当考验政治智慧的事情。

  石淼文在户部尚书任上,已经干了两年,总的来说,做的还不错,所以才能在内阁排序上稳步上升,从一开始的第四名,升到了如今次辅的位置。

  只是坐在首辅位置上的吏部尚书王汝霖,政治手腕还在石淼文之上,已经做了两年首辅,照现在的趋势看,还能继续做下去。

  石淼文能不能熬到接任内阁首辅的一天,或者中途被王汝霖搞掉,丢掉次辅的位置,现在不太好说。

  今年,北方诸省继续大范围灾荒,黄河再一次决堤,使得河南、山东两省的赋税大减。

  好在,江南诸省还算风调雨顺,撑起了国家赋税,比去年同期,没有降低,还小有增长。

  前些时日,南方各省的秋季赋税陆续运抵京城,还没做户部库房里暖热乎,就被各衙门瓜分殆尽。

  现在,户部的库房,已经空荡得,老鼠见了都要落泪的程度。

  各衙门大笔的开支,已经支付了出去,剩下的都是零星的小笔拨款申请,但这也足以让石淼文头上多生出不知多少白发了。

  此时他手里的这份书折,是国子监递过来的,请拨的银子数目不多,只有五千两,用途也十分正当,是为在国子监坐监的监生们,采购煤炭,用来取暖的。

  但是,户部现在的账上,还有没有五千两银子,石淼文都拿不太准,所以这笔请款,他数次提起朱笔,却写不下一个“准”字。

  石淼文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把衙门中负责国库管理的广积库大使叫过来,问一问国库存银,还剩下多少。

  广积库应@召而来,手里捧着户部银库的出纳账簿,听到石淼文发问,很是严谨地翻开账簿,确认了一下,才开口回道,“回大人,户部银库现有存银八万三千两。”

  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石淼文的预计,不禁讶然问道,“怎么还有这么多?是有哪一处的银子,还没有拨发出去么?”

  广积库大使拱手回道,“之前批复的拨银款项,都已经如数调拨出去了,库中原本只剩下三千两银子,不过今天是崇文门税关衙门,和煤务提举司每月上缴税银的日子,崇文门税关衙门上缴上月税银四万两,煤务提举司也上缴了四万两的利润,所以才有这么多。”

  石淼文闻听此言,更是惊异,问道,“我记得,崇文门税关上个月上缴的税银,是两万两吧,已经创造了历年之最,这个月竟然又番了一倍,上缴了四万两税银?”

  广积库大使回道,“正是!下官看到崇文门税关衙门送来的账目时,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上缴的税银,已经入库,下官亲自看过,四万两白银,分毫不差,不信也得信了。”

  石淼文又问道,“煤务提举司又是怎么回事?我记得,这个衙门是上个月新设的吧,陛下亲自委任的提举,还是崇文门税关衙门副提举薛蟠兼任的,这么短的时间,他就把这个新衙门的事务调理顺畅了?还创造了四万两的利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