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朔日大朝会_红楼之薛霸王
书迷楼 > 红楼之薛霸王 > 第38章 朔日大朝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章 朔日大朝会

  薛蟠却是因为张友士说了那一番“月满则亏”、“适度行事对身体有好处”的话,改变了不过早开荤的决定。

  实际上,自打金钏儿被安排到城东薛府来,薛蟠的心中,便一日痒过一日,早上更换贴身小衣的频次都比之前高了。

  只是,金钏儿到了这边,反倒不像在梨香院的时候那么主动了。

  薛蟠又早早放出“过两年再收用”的话来,总不好食言而肥,只能强自忍耐。

  却不想被张友士号脉号出了端倪。

  现在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给了金钏儿暗示,也不知道她懂了没有,躲出了半天,也不见动静,薛蟠只能叹息一声,自己躺到床上。

  就在朦朦胧胧,要睡着的时候,忽听得吱呀一声,门扇开合,不久便有一个微微颤抖着,带着些夜深凉气的娇嫩身体,掀开被子钻了进来。

  薛蟠登时清醒过来,忙不迭地一把抱住,手下忙活了一通,几件衣服被扔下床。

  很快便是一声闷哼,然后床架像是地震一般摇晃起来。

  (此处省略半个时辰。)

  第二天一大早,薛蟠便生龙活虎地起来,本是想让初承雨露的金钏儿多睡一会儿,但还是惊动了她。

  金钏儿不顾薛蟠劝住,起身穿衣,又服侍薛蟠穿好朝服,目送他出门去,才羞怯地回身到床边,把一巾血迹斑斑的素白锦帕,小心翼翼地收好,坐在床沿上发了半天呆,不知想起了什么,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薛蟠昨晚虽然忙活了半宿,但是身体得到纾解,感觉果然与往日不同,尽管卯初(凌晨五点)便起来了,却丝毫不觉困乏。

  骑着马一路小跑,来到正阳门内,这边街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正三五成堆,说着闲话,等待皇城门开。

  天尚未亮,薛蟠见认不出谁是谁,初入官场,在朝中也没有什么故交,薛蟠这个时候,也不想强行交际,招人厌烦,便袖着手独自站着一边。

  没等多久,只听到几声鞭响,皇城门开,等着外边的官员便鱼窜而入,一路向北,走过金水河桥,来到午门外。

  这里早有朝廷大佬等着了,一时午门开启,上朝的官员,便在排在前面的几位内阁大学士的带领下,步入午门,来到太极殿前。

  朔日大朝会,虽然规定京中七品以上的在职官员,都要参加,但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资格进到太极殿内。

  京中七品以上的官员,足有几百号人,按说以太极殿的规制,是能容纳大家一起进殿,亲自向高坐在御椅之上的皇帝亲行跪拜之礼的。

  可是如此一来,殿内不免拥挤,有失朝廷体面。

  于是,能够进到太极殿内,站到御椅之下,被皇帝看见的,只有正三品以上的高官显贵。

  顶多再加上少数几位九卿衙门的主官。

  以及位卑权高的督察院御史、六科给事中、行人司行人。

  像薛蟠这样冷门衙门的副职,只能站在太极殿外,位置还排不到前面,排在他前面的自然是韩涛、贾政之流。

  刘汉永昭三年,十月初一,朔日大朝会,薛蟠站在太极殿外中下级官员队列靠后位置,如同喽啰。

  不过,薛蟠倒是没有什么义愤的心思,喊出“有朝一日也要登堂入室”的豪言,才刚穿越到此方世界大半年,便从一介皇商,跻身进国朝官员之列,虽然暂时官阶不高,官职不大,但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了。

  而且,薛蟠相信自己,凭自己先知先觉的见识,以及前世博览群书的丰富知识储备,想要出人头地,并不是一件难事。

  至少不会像贾政、韩涛那样,蹉跎半生,依然只能和他现在一样,朔日大朝会,站立在太极殿外吃风。

  不一时,介上的小黄门高声传禀,“陛下驾到,跪!”

  薛蟠便有样学样,和身前身后的官员一起,撩起朝服前摆,屈膝跪倒在地,他对此早有准备,膝盖上裹着一层棉垫,不怕地上石板硬且凉。

  小黄门又高声传禀,“贺!”

  薛蟠便滥竽充数、鱼目混珠,和殿内外的官员一起,山呼万岁。

  山呼过后,隐约听到太极殿内,远远传来一声什么,离得太远,听不真切,不过好在立即便被小黄门通传下来,“起!”

  阶下的中下层官员们,闻言起身,束手而立。

  至此,太极殿外台阶之下的中下层官员们,参加朔日大朝会的互动环节,就全部结束了。

  不过,朔日大朝会才刚刚开始,只是后面全都是得以入得太极殿门的高官显贵,与高坐御椅之上的皇帝互动,没有殿外阶下的中下层官员什么事儿了。

  正是如此,中下层官员接下来的时间,才更难熬。

  如果能够站到殿上,就算无事禀报,至少也能旁听到其他官员的奏报,奏报得可都是过去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国朝要事,从中可以对朝政动向,有所了解。

  但是在殿外阶下,殿内的奏报听不真切,倒是初冬的猎猎北风,吹得人透骨寒凉。

  薛蟠这样的壮小伙儿还好,像韩涛那样年过六旬的老人家,每一次朔日大朝会,体验都堪比过一次鬼门关;就是正值壮年的贾政,每次朔日大朝会后,也得缓上几天,才能缓过劲儿来。

  却说太极殿内,永昭帝高坐御椅,双目微眯,听凭殿内诸大臣依次出班奏报,所奏之事,都是近来国朝之内发生的大事要事。

  实际上,朔日大朝会上所奏之事,殿内诸人,事先都以知道,奏章也都摆上了皇帝的御案,此时奏报,并不是为了现场解决问题,更多的是走个流程。

  总不能庄严肃穆的一场动员数百名官员的大朝会,只朝拜了皇帝,片刻就结束了。

  没事也要找出些事来,把时间硬凑也要凑到一两个时辰,方能彰显朔日大朝会的规格。

  文官大臣奏报过,又有武勋大将汇报近期边关动向,如果时间还没凑够,还要督察院、行人司来当场弹劾一二大臣,才能把朔日大朝会的流程走得圆满。

  刘汉帝国如今虽然内忧外患,并不太平,但是近来却没什么大事,文武大臣、督察院、行人司轮番出班奏报完毕,时间也才过去一个来时辰。

  就在眼看无人再出班上奏,伺候在御椅旁边的戴权,要开口朗声来一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的时候,忽然有一人,从文官队列末尾闪出来,躬身拱手,手里托着一本奏章,开口道,“微臣督察院监察御史杨承润有本上奏!”

  永昭帝照例说道,“爱卿请讲。”

  杨承润说道,“微臣弹劾崇文门税关衙门提举韩涛、副提举薛蟠,巧立税目、欺压商户、肆意征派、与民争利!”

  永昭帝闻听此言,本来已经有点困倦的精神,登时清醒了过来,挪到了一下身子,讶然说道,“哦?爱卿此番弹劾,可有实证?”

  杨承润答道,“微臣不敢虚言,全有实据!”

  戴权在君臣问答间,已经知机过来,接过杨承润的奏章,递给永昭帝,永昭帝打开奏章,略看了看,不禁嗤笑出声。

  永昭帝在登临大宝之前,便以冷峻性格,喜怒不形于色著称;继位之后,更是威严日重,尽管有太上皇坐镇龙首宫,总摄朝政,但是三年下来,文武大臣也都见识到了永昭帝的手段,不敢对他有任何轻忽。

  此时见永昭帝露出往日不常见的神情,下面的文武重臣,都心中纳罕。

  站在宗室武勋队列最前面忠顺王,更是眉头微动,心思急转。

  永昭帝放下杨承润的奏章,开口说道,“今天朔日大朝,崇文门税关衙门提举韩涛、副提举薛蟠,应该也在殿外,朕把他们唤进来,与你当面对质,杨爱卿以为可否?”

  杨承润稍微愣了一下,没想到永昭帝竟有此言,不过随即便拱手回道,“微臣固所愿也。”

  永昭帝向戴权示意了一下,戴权领旨,快步走出太极殿,给门外的小黄门说了两句,小黄门领命,扬声宣道,“陛下有旨,宣崇文门税关衙门提举韩涛、副提举薛蟠,进殿面圣!”

  薛蟠此时正像后世军训站军姿时一样,身体站到笔直,思绪却已经飞到九天之外去了,只有如此,才能暂时忘却身体上的僵直酸痛。

  忽听得阶上喊出自己的名字,忙醒过神来,探身往上看,只见阶上宣旨小黄门身边,站着的似乎是戴权。

  薛蟠不敢怠慢,忙错身出班,先躬身朗声回了一声,“微臣领旨。”

  然后快步向前,走到韩涛身边的时候,过去拉住他的胳膊。

  韩涛吹了半天北风,半条命已经丢在这里了,精神都有些恍惚了,更没听清小黄门的宣旨,被薛蟠半是搀扶,半是拉拽,迷迷糊糊地,拾级而上。

  来到太极殿前,戴权先迈步进去回禀,“陛下,韩涛、薛蟠已在殿外候旨。”

  永昭帝说道,“宣。”

  戴权便回身扬声说道,“宣崇文门税关衙门提举韩涛、副提举薛蟠,觐见!”

  薛蟠忙扶着韩涛迈腿进殿,就在门槛边上站定,刚要躬身施礼,却见韩涛竟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口中颤声说道,“微臣崇文门税关衙门提举韩涛,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薛蟠不禁偷偷翻了个白眼,赶紧跟着跪下去,心里吐槽韩涛软骨头,连累自己平白多磕了一个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3m6.com。书迷楼手机版:https://m.s3m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